【】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无题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文宗开成年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
阅读(1103)赞 (5)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无题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文宗开成年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
阅读(1103)赞 (5)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言情赠友诗和赠别诗两首。希望大家喜欢。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曾做 《遣怀》诗曰: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上...
阅读(745)赞 (3)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姜夔 扬州慢。希望大家喜欢。 姜夔《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
阅读(1101)赞 (48)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鲁迅风筝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
阅读(617)赞 (5)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世故。希望大家喜欢。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 “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深于世故”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 “不通世故” 的缘故。...
阅读(645)赞 (111)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左右做人难。希望大家喜欢。 “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本是中国历来的叹声。不过时代不同,则所谓“日下”的事情,也有迁变:从前指的是甲事,现在叹的或是乙事。除了“进呈御览”的东西不敢妄说外,其余的文章议论里,一向就带这口吻。因为如此叹息,不但针砭世人,还可...
阅读(636)赞 (3)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百折不挠的头衔。希望大家喜欢。 [哥伦比亚]西蒙·玻利瓦尔 在一个人民不能确保行使其权力的地方,是不会有共和制度的。 【演讲词】 先生: 刚才我以哥伦比亚总统身份所作的神圣宣誓对我来说是一个道德协定,它成倍地增加了我服从法律和听命祖国的义务。只是出于对最高意志的深切尊重...
阅读(1132)赞 (3)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黄祸。希望大家喜欢。 现在的所谓“黄祸”,我们自己是在指黄河决口了,但三十年之前,并不如此。 那时是解作黄色人种将要席卷欧洲的意思的,有些英雄听到了这句话,恰如听得被白人恭维为“睡狮”一样,得意了好几年,准备着去做欧洲的主子。 不过“黄祸”这故事的来源,却又和我们所幻想...
阅读(745)赞 (99)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欧阳山。希望大家喜欢。 谢谢你们的来信。 其实我的生活,也不算辛苦。数十年来,不肯给手和眼睛闲空,是真的,但早已成了习惯,不觉得什么了。 这回因为天气骤冷,而自己不小心,受了烈寒,以致气管痉挛,突然剧烈的气喘,幸而医生恰在身边,立刻注射,平复下去了,大约躺了三天,此后逐...
阅读(1150)赞 (55)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鲁迅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灵台无计逃神矢②, 风雨如磐暗故园③。 寄意寒星荃不察④, 我以我血荐轩辕⑤。 【注释】 ①本诗写在送给许寿裳的剪辫不久后所摄小像背后。许寿裳在《怀旧》一文中说: “1903年,他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 《自题小像》 赠我。” 原诗无题,《自...
阅读(584)赞 (18)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希望大家喜欢。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
阅读(1391)赞 (227)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鲁迅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一个题目,做来做去,文章是要做完的,如果再要出新花样,那就使人会觉得不是人话。然而只要一步一步的做下去,每天又有帮闲的敲边鼓,给人们听惯了,就不但做得出,而且也行得通。 譬如近来最主要的题目,是“安内与攘外”罢,做的也着实不少了。有说安内必先...
阅读(1437)赞 (70)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坟。希望大家喜欢。 在听到我的杂文已经印成一半的消息的时候,我曾经写了几行题记,寄往北京去。当时想到便写,写完便寄,到现在还不满二十天,早已记不清说了些甚么了。今夜周围是这么寂静,屋后面的山脚下腾起野烧的微光;南普陀寺还在做牵丝傀儡戏,时时传来锣鼓声,每一间隔中,就更加...
阅读(1050)赞 (95)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鲁迅 故乡。希望大家喜欢。 【析】 《故乡》写于1921年1月,发表于1921年5月 《新青年》杂志第9卷第1号,后收入 《呐喊》。 《故乡》是以感伤为其情感基调的。“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因为这次回乡的目的是“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
阅读(534)赞 (85)
发布于 2020-11-25
本文分享和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析】 据孙伏园讲,鲁迅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是《孔乙己》①。 确实,《孔乙己》是一篇具有惊人概括力的小说。作者在不到3000字的短小的篇幅中,从容不迫地叙述了孔乙己凄凉的一生,并通过这一形象,概括了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旧式读书人的悲剧性,创造...
阅读(1137)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