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沐猴而冠”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楚人沐猴而冠。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汉书 ·...
阅读(352)赞 (18)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楚人沐猴而冠。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汉书 ·...
阅读(352)赞 (18)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河伯望洋兴叹。希望大家喜欢。 “望洋兴叹”由“望洋向若而叹”变化来。原意是河伯仰望海神而生出感叹,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出自《庄子·秋水》。 这是一个有名的故事: 秋水暴涨时,大小支流的河水都汇集到黄河里,使黄河水面顿时阔大起来,致使河的两岸间和河中的小洲都...
阅读(690)赞 (8)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是指刷新眼光,对人改变旧的看法。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鲁肃抚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国时吴国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在...
阅读(661)赞 (2)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画蛇添足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战国策 ·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
阅读(1091)赞 (0)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涸辙之鲋。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
阅读(1371)赞 (169)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朱门酒肉臭。希望大家喜欢。 臭: 指味道。臭读“xiù”,不能念成“chòu”。“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是杜甫于天宝十四载冬月去奉先探家时所作。诗人中夜出发,凌晨经过骊山,当时唐明皇、杨贵妃等正寻欢作乐,大摆宴席,而路途上却有冻饿而...
阅读(516)赞 (126)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知命。希望大家喜欢。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论语·为政》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宪问》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孟子·万章上》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阅读(339)赞 (74)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高阳酒徒。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门上谒曰: ‘高阳贱民郦食其(yi ji),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
阅读(1253)赞 (74)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管城子。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唐·韩愈《毛颖传》:“毛颖者,中山人也。……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 (shi) 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跌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
阅读(563)赞 (41)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以莛撞钟。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文选·东方朔〈答客难〉》:“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注引 《说苑》:“赵襄子谓子路曰:‘吾尝问孔子曰:“先生事七十君,无明君乎?”孔子不对,何谓贤邪?’子路曰:‘建天下之鸣钟,撞之...
阅读(1148)赞 (14)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夏虫不足以与语冰。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庄子·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释义用法 昆虫寿命短,只能活一夏天,一到秋天就死了,所以对它说起冰,它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后用此典...
阅读(1452)赞 (4)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马革裹尸。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东观汉记 ·马援》:“ (马)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汉书 ·马援列传》亦载。 释义用法 马援认为好男...
阅读(936)赞 (186)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焚琴煮鹤。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卷二二引 《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日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释义用法 唐·李商隐《义山杂纂》中列举了若干“杀风景”的行为,其中...
阅读(1401)赞 (125)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驿站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原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个词,意为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说到驿站先需了解驿传。驿传是我国历史上沿袭了2000多年的一种交通制度。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专门用来传送军事情报和官府文书的驿马和邮车。驿传通信,到唐朝就已...
阅读(1356)赞 (81)
发布于 2020-11-28
本文分享和犹豫不决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犹豫: 迟疑,拿不定主意。源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后见于《周书·贺拔胜传》曰:“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而此语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两千多年前,中国汉字由孔子统一规范。孔子有三千弟子,专门负责把规范化的...
阅读(812)赞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