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第98页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宋词典故“曲水流觞”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曲水流觞。希望大家喜欢。 宋词典故·曲水流觞 【出典】峥《晋书》卷八○《王羲之传》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释义】晋代名士王羲之等人于三月上巳日于兰亭宴集,按照传统习俗,流觞曲水(置酒杯漂浮于湾曲的水渠上,大家取杯饮酒...

阅读(925)赞 (186)

【】典故“守株待兔”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守株待兔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ei)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释义用法 宋国有个耕田的人,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

阅读(651)赞 (184)

【】寓言“曾子杀彘”注释,翻译和解说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曾子杀彘。希望大家喜欢。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乃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

阅读(1277)赞 (123)

【】唐诗典故“悲秋”出处,意思和例句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悲秋。希望大家喜欢。 【出典】 见“宋玉悲秋”条。 【释义】 见“宋玉悲秋”条。 【例句】 ①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2403)这里用悲秋以切九月九日。 ②凛凛悲秋意,非君谁与论。 (杜甫《送裴五赴东川》2443)这里说裴五是自己向之倾...

阅读(1134)赞 (67)

【】寓言“朝三暮四”注释,翻译和解说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朝三暮四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宋有狙公①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②,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笼,...

阅读(1045)赞 (40)

【】典故“南辕北辙”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南辕北辙的寓意。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战国策 ·魏策四》:“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 (太) 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阅读(1006)赞 (27)

【】“周瑜打黄盖”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意思是为了某种目的,自己人打自己人。典出《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四十九回。 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80余万人马进攻东吴孙权。两军对峙于赤壁,东吴都督周瑜眼看曹军水寨防备严密,难于强攻,心中着急。这时,他帐下的将军黄盖,建议火攻曹...

阅读(468)赞 (18)

【元曲典故】“筑坛拜将”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元曲典故和筑坛拜将。希望大家喜欢。 《筑坛拜将》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见“韩侯将坛”条。 【释义】原意是刘邦重用韩信,为使众将心服,因而筑坛拜将。后人用此典表示重视某人或重用某人。 【例句】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张生道白。老夫人悔婚...

阅读(890)赞 (14)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指听闻再多也不如亲眼所见可靠。语出《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汉宣帝时,西北边境上传来羌人侵扰、烧杀抢掠的警报,情况十分严重。朝廷闻报,立即召集会议,...

阅读(474)赞 (14)

【】典故“生子当如孙仲谋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生子当生孙仲谋。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 《吴历》:“ (孙) 权数挑战,公 (曹操) 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驽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

阅读(1432)赞 (4)

【】古词语“天时地利人和”的出处,文献和意思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天时地利人和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者,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危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阅读(795)赞 (2)

【】典故“大笔如椽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大笔如。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世说》曰:“王东亭尝梦有人与大笔,其管如椽。既觉,说人云:‘当有大手笔事。’不日,烈宗晏驾,哀策谥议,并王所作也。”《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

阅读(533)赞 (1)

【】唐诗典故“鞭笞”出处,意思和例句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鞭笞。希望大家喜欢。 【出典】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贾谊上疏陈政事,曰:“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释义】 汉贾谊奏陈对匈奴之策时曾说,对叛汉附匈奴的中行说将“笞其背”;后因用...

阅读(1069)赞 (154)

【】“朝令夕改”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朝令夕改。希望大家喜欢。 早晨下达的政令,到晚上就更改了。形容政令多变,使人无所适从。源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汉文帝时,官僚、地主、商人对农民进行残酷压榨剥削,农民生活极端困苦,四处逃亡。晁错对此感到担忧,便上书文帝,反映情况,提出政见。他在列举农民一年四季所受之...

阅读(1073)赞 (138)

【】“怨天尤人”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11-26

本文分享和怨天尤人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尤,犹怨也,怨恨之意。出自《论语·宪问》。 孔子为推行自己的主张,曾游说过不少国家,但都未能如愿,对此,孔子不无感慨。一天,他在和学生们谈话时说道:“莫我知也夫!”(没有人了解我啊!)学生子贡说道:“何为其莫知也夫?”(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

阅读(617)赞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