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范雎反间破赵国(不给对手挑拨离间的机会)

范雎反间破赵国

春秋末期,激烈的兼并战争之后,只剩下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其中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民风剽悍。特别是商鞅变法以后,更是国势日强。秦军铁骑常常杀出函谷关,令关东六国胆寒。最后,在苏秦的极力游说下,关东六国采取合纵之策,建立了以赵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借此来抵御秦国。这样一来,秦国的确不似先前那样横行无忌了。当关东六国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当时的秦昭襄王不禁大为犯愁。

这时,在昭襄王身边出谋划策的是魏国人范雎。他本是魏国的显官,因贤能招人陷害,险些被迫害致死,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就一路投奔了秦国。范雎见到昭襄王后,他的才学很受昭襄王的赏识,昭襄王拜他为首辅。面对这样六国合纵的局面,昭襄王对范雎抱怨说:“现今天下的英雄豪杰都四处鼓吹、响应合纵,还聚集在赵国,不仅把我们的军队压制在函谷关难以东进,更要谋划如何攻打秦国,我们怎么可以这样坐以待毙呢,可是又该如何是好?”范雎胸有成竹地说:“大王大可不必如此忧愁,我自有良谋来破解他们的谋划。秦国与天下的豪杰并没有什么冤仇,他们之所以会协助赵国谋划攻打秦,不过是为了求得一己的功名富贵。这就好比是一群狗,如果关在一处,卧的卧,立的立,走的走,停的停,各安本分,自然不会互相争斗,但是倘若投一块肉骨头过去呢,每一只狗都会起来抢夺,并且互相撕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了那块骨头,互相就会起争夺之意了。”秦王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范雎

于是昭襄王就派范雎带了五千斤黄金,在武安大摆筵宴,要送给那些主张合纵的英雄豪杰们。消息刚刚传出,那些豪杰自命英雄怎可受秦国恩惠,只有少数几个前往武安。范雎就厚待这些前来的人。所来的人都得到了十分丰厚的礼金和相当尊敬的礼遇。后来,前来武安的人越来越多,范雎就开始因人而异,有时还故意或是厚此或是薄彼,不满和争吵逐渐出现。最后,当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武安的时候,很多争吵演化成了械斗。

范雎带来的五千斤黄金也只用了三千斤,曾经齐聚赵国的各路豪杰就已经互相攻击、争斗不止。最后,相约要谋划攻打秦国的事情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了。而后,秦军铁骑再次杀出函谷关,各自为政的关东六国,只能再次疲于应付,最后不得不陷于割地求和的状态。

【悟在当下】不给对手挑拨离间的机会

再坚固的堡垒,只有在对外时才有效,若是从内部着手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攻破。所以,在对手内部制造内讧,挑起矛盾,把水搅浑,就是为己方从中获利制造条件。就像范雎打的比方一样,当对手井井有条、各安其职的时候,只要能扰乱他们的协调,制造引起内部纷争的契机,就可以使对手不攻自破了。

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对手能够挑拨离间的时机,按照范雎的比喻,千万别让对手有机会扔出利诱的“骨头”。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假道伐虢(给贪图小利者小恩小惠) 假道伐虢 春秋时期,晋国首先称霸,成为诸侯中的大国。当时在晋国南面还有两个小的诸侯国,一个是虞国,一个是虢国。虞、虢两国同姓近支,关系很密切,又因为都是小国近邻,唇齿相依,很早就订有盟约,一旦有事,两国互相派兵援救。长期以来,这两个小国就用这种办法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也没有哪个强国有实力能一举同时吞并这两个国家。 这时候,晋国的晋献公为了进一步扩充疆土,称霸各国,就想兼并邻近的虞、虢两个小国。但要想吞并这两个小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国如果袭击虞国,虢国会出兵救援;晋国如果攻击虢国,虞…「中国古代智谋故事」祖逖无中生有破敌军(以假乱真,假中有真) 祖逖无中生有破敌军 东晋元帝太兴三年,也即后赵帝元年,陈留地方的豪强地主陈川投降后赵国主石勒,祖逖决定发兵进攻陈川。石勒派兵五万援救,被祖逖打得大败。第二年,后赵的将领桃豹和祖逖的部下韩潜又争夺蓬陂城。 祖逖据守蓬关的东部,由东城出入;桃豹据守蓬关的西部,由南城出入。两军各不相让,僵持了四十天之久,相持不下,双方的军粮都发生了困难。 祖逖觉察到在这个关头,有了粮食,士气就会高涨;缺了粮食,士气就会低落,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取得胜利。于是心生一计,他让人用土将布袋装得满满的,从表面看,就像米袋一样;再派一千多人假装…「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司马懿佯北勿从(乘其不意,攻其不备) 佯北勿从 魏景初三年,魏明帝死,幼子齐王曹芳即位。根据明帝的遗诏,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司马懿 起初,由于司马懿德高望重,每有军国大事,曹爽不敢自断,都由司马懿决断。后来,曹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引荐了何晏、李胜等人,作为自己的心腹。这些人便时常告诫曹爽,说司马懿名声太重,不应该把军国大权委托给他。曹爽涉世未深,听信了建议,任用何晏等掌大权,把司马懿手中的权力全部夺了过来。司马懿面对这种情形,一时也无可奈何。他明白自己虽受明帝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但毕竟曹爽是宗室贵族,而自己太尉的兵权被夺去,做了一个有名…「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赵云空营计(因势利导,巧用“空营计”) 空营计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宝人。身高八尺,姿颜雄伟。先事公孙瓒,后归刘备,英勇善战,且有智谋。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手下大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一战中击溃夏侯渊,曹兵大败各自逃命。 黄忠斩了夏侯渊,提着人头,到刘备那里献功。刘备大喜,设宴庆贺,加封黄忠为征西大将军。 忽见一小将前来禀报:“曹操要替夏侯渊报仇,亲领二十万大军,驻守在汉水北山下。”刘备与众将议道:“现如能夺取曹军的粮食,必定会挫伤他的锐气。”黄忠说:“老夫愿意担当此任。”刘备说:“曹操非夏侯渊之辈,不可轻敌。你可以与赵子龙一起领兵前往,遇事可以商议。”…「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曹操割发代首(正人先正己,严人先严己) 割发代首 曹操 曹操领兵打仗,所向披靡。这除了他会计谋、善用人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军纪严明。不管对士兵,还是将领,要求都极其严格。 有一次,曹操的部队行军,要经过一大片农田。当时,曹操认为:治国平天下,主要靠强兵足食。因而他在许都地区搞了募民屯田,经济效益显著,这片农田在老百姓的精耕细作下,庄稼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 曹操走在田间,望着麦田,担心行军的队伍会踩坏庄稼,便传下口令:“行军途中,不准毁坏麦苗。违令者斩!” 部队将士小心翼翼地择道而行。骑马的人也都只好下马行走。 忽然,田中一群鸠鸟被行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范雎反间破赵国(不给对手挑拨离间的机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