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邓禹献计(得人心者得天下)

邓禹献计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各地农民军四起,战乱连连,民不聊生。像刘秀兄弟这样的皇亲末裔,也借机起兵。王莽新政很快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焚烧殆尽,接下来就是刘秀等皇室宗亲为了瓜分政治权力的继续争斗。结果,刘秀争强好胜的哥哥在这场争斗中不幸殒命。刘秀则韬光养晦,收起所有的锋芒,接受刚刚即位为更始皇帝的刘玄的安排,受封萧王,经略河北,等待时机。

这时,很多人都向更始皇帝举荐贤士邓禹。更始皇帝也十分重视,可是几番派人去请都被婉言谢绝。更始皇帝没有办法只好作罢。可是,当邓禹听说萧王刘秀已经赶赴河北,便手拄木棍渡河北上,一路追随刘秀到了邺城。刘秀一见邓禹真是大喜过望,他将邓禹迎进军营,对他说:“久闻先生贤名,今日先生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真令刘秀受宠若惊。我尚还有承制封拜的权力,不知先生可想在不才手下谋个官职?”邓禹摇头答道:“我来投奔萧王若是只为功名利禄,那直接应承更始皇帝不是更好?”刘秀一听大窘,红着脸说:“小子狭隘,请先生见谅。不知刘秀这里有什么可以使先生不远千里,远奔而来?”邓禹说:“只愿您能将威德加于四海,让我有机会贡献微薄之力,青史留名罢了。”刘秀一听,当晚就留邓禹同宿夜谈。

邓禹

当晚,两人彻夜长谈,邓禹对当前局势条分缕析说:“更始皇帝虽然定都关中,可如今关东地区并不安定,赤眉、青犊等各路贼寇,动辄就有数万之众;京畿地区自立名号的匪徒,常常成群结队。更始皇帝既不能弹压他们,又没有力量亲自裁决朝政。他手下的将领大都是庸碌之人,一心只想掠夺金银珠宝,争权夺利,只逞一时之快,没有深谋远虑,从没把尊主安民视为己任。更始朝野上下分崩离析的形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虽然您现在已经建立了属藩来辅助更始帝,只恐怕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空忙一场。为今之计,不如广招贤才,争取民心,恢复高祖的基业,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啊!以您的才能,平定天下是不难的。”刘秀闻言,满心欢喜,立刻要拜邓禹为将军。可是邓禹坚持不受,刘秀也就让身边的人称呼邓禹为“邓将军”。

从此,邓禹食宿在刘秀的大帐中,时时刻刻为刘秀夺取天下出谋划策,成为东汉开国元勋。

【悟在当下】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群雄逐鹿天下的混乱局面中,要想异军突起,建立功业,必须要有洞悉天下大势的独到眼光。邓禹所献之策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具体分析了更始政权危机四伏的局势,借以说明更始政权是毫无前途的;其次,替刘秀谋划了争夺天下、光复汉室的方略,即“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其中,既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又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延揽英雄”就是网罗人才,“务悦民心”就是要争取人民的拥护。夺取天下的关键正是得人才和得人心。可以说,邓禹为刘秀夺取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公子突设计破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公子突设计破敌 春秋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周朝虽存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实权,只是一具政治空壳。公元前8世纪,郑国在诸侯国中势力渐渐强盛起来。强大起来的郑国,很想在中原有所作为,进一步奠定其在诸侯中的地位,但戎人的不时侵扰,成为困扰郑国发展的障碍。 当时,在今天河北卢龙和山西交城、平陆一带,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被统称为戎人。戎人士兵在数量上虽然比中原各国要少得多,但作战勇敢,敢打敢冲,战斗力很强。他们平时以部族为单位,作战时联合成一个群体,以步兵为主,机动灵活,时聚时散,常常侵入中原。当时,由于戎人的部落位置都集…「中国古代智谋故事」羊祜怀柔平东吴(施之以德,取之以信) 羊祜怀柔平东吴 司马炎称帝建立晋国以后,准备消灭吴国,统一天下。于是任命羊祜为都督,治理荆州军事,统率大兵镇守,与东吴隔江相望。 羊祜到了南方后,没有急于加强军事措施,而是实行怀柔政策,开设学校,安抚远近地区,很快得到江汉一带百姓的拥护。他还对吴国人开诚布公,凡是来投降的人,想要离开荆州,决不阻拦,去哪儿都可以。吴国的石城守备距离襄阳七十多里,常常来侵扰,羊祜设计使吴国撤销了石城的守备,使两地能够和平共处。这样他就可以减少一半戍兵,分出来去开垦了八百余顷田地,大获收益。羊祜刚到的时候,军队没有百日的存粮;经过他的治…「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诸葛亮以信治军(守信不失,诚信待人) 诸葛亮以信治军 魏明帝率军亲自征伐蜀国,驾车直达长安,任命司马懿为魏军主将,督领张迁的雍州、凉州劲旅30多万,秘密行军,直奔剑阁。诸葛亮当时在祁山屯兵,所带兵马只有10多万,其中有4万人因服役期满,需要退役还乡。在这关键时刻,一旦这4万人离去,本来便处于劣势的蜀军无疑将会雪上加霜。怎么办? 蜀魏两军力量悬殊极大,两军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蜀军参佐以下的人都认为敌人势力强盛,本方力量匮乏,没有一定兵力支援难以制胜。因此有的将领向诸葛亮建议:延期服役一个月,待战事结束后再让老兵们退役还乡。 诸葛亮果断地说:“我统兵作战…「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孙权退曹兵(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孙权退曹兵 建安十七年,孙权做了徐州牧,把都城定在秣陵。 为了防备曹操,孙权在濡须河口修筑成一座军港,因地处濡须城,就叫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曹操果然派兵大举进攻濡须坞。孙权的水兵擅长水上作战,而曹操的北方步兵军队却很不适应水战。两军水上激战,曹军死伤惨重,被俘三千多人,落水丧命的兵士也有几千人。曹军只好马上退回营地,坚守不出。孙权指挥着手下将士包围了曹军营地,但曹操军营防守严密不易攻打。曹操军队即使在陆上战斗力比孙权的水军强,也不敢轻易出营攻击孙权的水军,两军谁也不能奈何对方,就这样僵持了一个多月。 两军相持期间…「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孙策巧取庐江(巧用“调虎离山”之计) 孙策巧取庐江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当时盘踞在长江和淮河地区的两个军阀是会稽太守孙策和庐江太守刘勋。 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而向北推进的首个障碍就是庐江太守刘勋,于是孙策就准备夺取江北庐江郡。但庐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刘勋又是一方霸主,实力雄厚,并不弱于孙策。 孙策 此时,占据庐江的军阀刘勋,由于势力强大,地理环境优越,因而也对会稽虎视眈眈的,企图吞并邻地。面对威胁,孙策召集将士,共谋良策。周瑜认为,消灭刘勋这只“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邓禹献计(得人心者得天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