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庄辛连设四喻服襄王(层层递进,由小到大)

庄辛连设四喻服襄王

战国末期,楚怀王被张仪骗到秦国,被秦国扣留,最终死在了秦国。怀王的儿子即位,史称楚顷襄王。顷襄王即位时,楚国国势已经日益衰弱。他不仅不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为父报仇,反而贪图享乐,不理朝政。

楚国有一位老臣名叫庄辛,是楚庄王的后人。他看到这种情况,很是为楚国的前途担忧,便直言不讳地向顷襄王劝谏说:“大王的左右侍奉着周侯和夏侯,后边跟着郡陵君和寿陵君,整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不理朝政,楚国已面临大难。”

顷襄王听了很不高兴,说:“先生是越老越糊涂了,您是把我看成楚国的不祥之君了?”

庄辛解释说:“臣确实看到了危险。如果大王始终宠爱这四个人不改,那么楚国一定会危在旦夕,请大王允许我躲到赵国去吧。”

庄辛离开楚国。不久,秦国大将白起果然率兵攻占了楚国的鄂、巫、上蔡、陈等地区。楚顷襄王这时才后悔不听庄辛的劝告,便派人到赵国去请回庄辛。顷襄王见到庄辛后,先道歉说:“当初我没有听先生的话,很是后悔,先生看现在怎么办才好?”

庄辛说:“我听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从前,商汤王、周武王只占有方圆百里的地方,而能逐渐兴盛起来,最终得了天下;夏桀王、殷纣王虽然拥有天下,却最终丧失了王位。如今楚国虽然残破,方圆还有千里,还是有希望的。”接着他又说道:“大王难道没见过蜻蜓吗?它有六只脚、两双翅膀,能在空中飞翔,向下可捕捉蚊虫吃,向上可承接露水喝。它自以为同别人没有什么争端,因而没有什么祸患。可它哪里想到正有个儿童将甜糖涂在丝线上,把丝线扣系在竹竿上,举到空中,对准蜻蜓下手。儿童想把它粘住,给蚂蚁做食物呢!蜻蜓还是小东西,那黄雀也是如此。黄雀能飞到地上啄食米粒,飞上大树上栖息,它常常拍打着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自以为没有什么灾难。可它哪里知道,有些公子王孙们正左手摸着弹弓,右手拿着弹子,瞄准它的脖子,一下把弹子射到它的身上。一刹那,那黄雀就落到公子王孙们的手里。它白天还在茂密的森林里飞翔,晚上就被调上作料,成为人口中的佳肴了。黄雀还是小东西,天鹅也是这样的。天鹅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它自以为与人没有什么争端,不会有什么灾难。可它哪里会料到,那些射猎的人,正握着角弓,按上带丝线的箭,一箭射到高空那天鹅的身上。它白天还在大江大河的上空飞翔,晚上就被人放到锅里烹煮了。天鹅的事还是小事,蔡国的灵侯也是如此啊!他驱车游览南边的高丘、北边的巫山,拥抱着年轻貌美的妃子,只顾游山玩水,却不拿国家大事当回事。可他哪里料到,楚国大夫子发已接受了楚灵王的命令,率领军队攻入蔡国,将他活捉,绑着去见楚王呢?蔡灵侯的事是小事,大王的事情也是如此啊!陪伴身边的周侯、夏侯、郡陵君和寿陵君,耗费着国家大量的钱财,只顾在云梦泽中游山玩水,却不理朝政。大王哪里料到秦王已命令大将白起进军楚国,要把大王赶出都城呢?”

顷襄王听到这里,脸也变了颜色,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此,顷襄王一改以前的作为,任用庄辛为辅佐大臣。庄辛为顷襄王出谋划策,对付秦国,终于收复了失去的15座城池。庄辛也被顷襄王授予了楚国最高的爵位,封为阳陵君。

【悟在当下】层层递进,由小到大

适应说话的环境是庄辛说顷襄王的一个特色。当顷襄王沉溺于玩乐时,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楚国已经危在旦夕,是向顷襄王敲响警钟,以促使顷襄王猛醒。当楚国蒙难,顷襄王情绪低落时,庄辛先使用俗语说明为时不晚,以唤起顷襄王振兴国家的决心。然后使用比喻论证法,由蜻蜓、黄雀到天鹅,从蔡灵侯说到顷襄王,由小到大,由物及人,层层递进,反复论证了贪图享乐、不居安思危,必然导致灾难降临的道理。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层层递进、由小到大的威力;由比喻到类比,使人从感情上和道理上不得不心服口服。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孙武练兵,杀一儆百 孙武练兵,杀一儆百 春秋时,齐国人孙武,带着他的《孙子兵法》到了吴国,呈给吴王。吴王细细阅读后对伍子胥说:“孙武的这十三篇兵法好极了,他真是个奇才!”于是命伍子胥去请孙武来王宫相见。 见面之后,吴王说及本国兵微将寡,问孙武怎样才可以扩军强国。孙武将当前形势做了分析后,便说:“我的十三篇兵法,不但可施于军旅,还可以动员妇人女子,驱而用之!”吴王大笑起来,说:“我从来未曾听说过可以训练女人上战场杀敌的!” 孙武说:“不相信可以当面试试,如不成功,甘当欺君之罪!”“真的吗?”吴王说,“好,且看看你的本领!”于是就在后宫选…「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孝文帝巧迁都(以退为进,克服阻力) 孝文帝巧迁都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有宏图远志,一心想成就霸业。孝文帝继位时,魏都在平城,是天兴元年自盛乐迁都至此,都城偏居北地,很难有更大的发展。 魏孝文帝拓跋宏 孝文帝一向仰慕中原文化,祀尧舜、祭周公、尊孔子、兴礼乐、正风俗,仿效中原推行文治。雄踞中原,一统天下,迁都是牵动全国、震动朝野的特大举措,况且由北方入中原,会有诸多不适。孝文帝最担心群臣不从,会联合起来百般阻拦,便十分巧妙地采取了迂回之计,召集众臣议论,声称要大举南下攻打齐朝。 孝文帝择一个吉日,诏令太常卿王谌龟卜,预测南伐的吉凶。说来也巧,卜得一个“…「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邓艾灭蜀(找到缺口,功其不守) 邓艾灭蜀 魏景元四年,司马昭主持魏国朝政,准备大举讨伐蜀国。当时,蜀国国势日渐衰微,朝廷小人弄权,内政昏暗。蜀后主刘禅懦弱无能,宦官黄皓专擅朝政,唯一能抵御外敌的大将姜维恐为其所害,也不敢住在成都,长期驻兵沓中。蜀国的外围兵力不足五万,蜀国就依仗这微薄的兵力防守各险要关隘;守卫成都及其他各地的兵力也只有四万左右。 蜀国所凭倚守卫的是剑阁天险,姜维在此地驻守。司马昭原想突破剑阁,直取成都。但姜维英武过人,深知用兵之道,正面强攻恐难奏效。司马昭便打算派兵拖住姜维,同时截断其归路,使他无法回救成都。计策既定,司马昭派三路…「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司马懿佯北勿从(乘其不意,攻其不备) 佯北勿从 魏景初三年,魏明帝死,幼子齐王曹芳即位。根据明帝的遗诏,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司马懿 起初,由于司马懿德高望重,每有军国大事,曹爽不敢自断,都由司马懿决断。后来,曹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引荐了何晏、李胜等人,作为自己的心腹。这些人便时常告诫曹爽,说司马懿名声太重,不应该把军国大权委托给他。曹爽涉世未深,听信了建议,任用何晏等掌大权,把司马懿手中的权力全部夺了过来。司马懿面对这种情形,一时也无可奈何。他明白自己虽受明帝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但毕竟曹爽是宗室贵族,而自己太尉的兵权被夺去,做了一个有名…「中国古代智谋故事」火烧赤壁的故事(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契机) 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以后,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曹操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就病死了。刘表的儿子刘琮听闻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 这时候,刘备在樊城驻守,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曹操闻讯,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落。 曹操占领了江陵,继续沿江向东进军,很快就要到夏口了。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紧急,我们只有向孙权求救一条路了。” 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操占领,便派鲁肃来找刘备,劝说他和孙权联合抵抗曹军。诸葛亮就跟鲁肃一起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庄辛连设四喻服襄王(层层递进,由小到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