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刘庄智断吏牍(有疑必解,有惑必察)

刘庄智断吏牍

西汉末年,社会动荡,豪强地主纷纷聚众自保,修筑田庄堡垒,组织私人武装,以备不时之需。东汉王朝建立后,豪强地主在经济上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们占有大量土地,拥有大批人口,封建国家政权深深感到天下垦田数量不实,国家劳动人口越来越少。根据这种情况,汉光武帝刘秀在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发布了一道诏书,要求各州郡的长官统计核实本地区田地的亩数和编户百姓的年龄,并严格免除了那些屈服豪强执法不公的地方郡守及属官。

法令虽然发出,但是地方上豪强的势力极大,州刺史、郡守根本不敢碰这些豪强地主,但又不敢违背皇上的旨意,只好在私下里弄虚作假。想以此既保全自己官爵又不招惹麻烦。他们把豪强地主的实际田亩数隐瞒起来,而把普通百姓的土地数字扩大,弄得百姓嗟怨,奔走哭号。各郡长官派人向朝廷汇报情况时,光武帝发现陈留城郡吏的公文里,有一片简牍上有这样一行小字: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颍川、弘农、河南、南阳分别是四个郡名。颍川郡的治所在今河南禹县,弘农郡的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北,河南郡的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南阳郡的治所在今河南南阳。都是土地辽阔的大郡,为什么有的可问,有的不可问呢?光武帝刘秀感到非常奇怪,他一个劲地追问陈留郡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陈留郡吏一时慌了手脚,支支吾吾地说,这片简牍是在街上捡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光武帝大怒,他知道此人显然是在说谎,便要治他的罪。此时,光武帝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帝刘庄恰巧在旁边,他扯了扯他父皇的衣袖,将他拉到帷幄之后,说:“父皇,依孩儿所见,那句话是郡守给下属的一个命令,这恐怕和你的核实田亩的命令有关。那个蠢郡吏忘记把它拿出去了。”光武帝觉得有点道理,接着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河南、南阳不可问?”刘庄继续分析道:“河南是朝廷的都城所在,这里有很多父皇的近臣;南阳是咱们的故乡,那里有您的许多亲戚。这些人的田宅都超过了国家法律的规定,但是无人敢用朝廷的标准去衡量。”光武帝刘秀顿时恍然大悟,命令虎贲将亲自审问那个郡吏,郡吏最后终于说了实话,和刘庄分析的一模一样。当时,刘庄还只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真是有智不在年高啊!于是,刘秀派近臣到郡中去考核,将郡守们的奸诈行为全都弄清楚了,并做了相应的处理。

【悟在当下】有疑必解,有惑必察

古人说:“智莫大于阙疑。”说的是凡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可疑之处,一定要细加探察,切不可轻易下结论。断案更是如此。对于案子的疑点,要穷究不舍,直到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发现真相为止。

刘庄十二岁就能断出郡吏牍书一案,亦属奇智。同时,历史上还有许多少年从小就智慧非凡。我们不能因此说古人比现代人聪明,其实,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成为像刘庄一样聪明的孩子。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假道伐虢(给贪图小利者小恩小惠) 假道伐虢 春秋时期,晋国首先称霸,成为诸侯中的大国。当时在晋国南面还有两个小的诸侯国,一个是虞国,一个是虢国。虞、虢两国同姓近支,关系很密切,又因为都是小国近邻,唇齿相依,很早就订有盟约,一旦有事,两国互相派兵援救。长期以来,这两个小国就用这种办法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也没有哪个强国有实力能一举同时吞并这两个国家。 这时候,晋国的晋献公为了进一步扩充疆土,称霸各国,就想兼并邻近的虞、虢两个小国。但要想吞并这两个小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国如果袭击虞国,虢国会出兵救援;晋国如果攻击虢国,虞…「中国古代智谋故事」祖逖无中生有破敌军(以假乱真,假中有真) 祖逖无中生有破敌军 东晋元帝太兴三年,也即后赵帝元年,陈留地方的豪强地主陈川投降后赵国主石勒,祖逖决定发兵进攻陈川。石勒派兵五万援救,被祖逖打得大败。第二年,后赵的将领桃豹和祖逖的部下韩潜又争夺蓬陂城。 祖逖据守蓬关的东部,由东城出入;桃豹据守蓬关的西部,由南城出入。两军各不相让,僵持了四十天之久,相持不下,双方的军粮都发生了困难。 祖逖觉察到在这个关头,有了粮食,士气就会高涨;缺了粮食,士气就会低落,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取得胜利。于是心生一计,他让人用土将布袋装得满满的,从表面看,就像米袋一样;再派一千多人假装…「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司马懿佯北勿从(乘其不意,攻其不备) 佯北勿从 魏景初三年,魏明帝死,幼子齐王曹芳即位。根据明帝的遗诏,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司马懿 起初,由于司马懿德高望重,每有军国大事,曹爽不敢自断,都由司马懿决断。后来,曹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引荐了何晏、李胜等人,作为自己的心腹。这些人便时常告诫曹爽,说司马懿名声太重,不应该把军国大权委托给他。曹爽涉世未深,听信了建议,任用何晏等掌大权,把司马懿手中的权力全部夺了过来。司马懿面对这种情形,一时也无可奈何。他明白自己虽受明帝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但毕竟曹爽是宗室贵族,而自己太尉的兵权被夺去,做了一个有名…「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赵云空营计(因势利导,巧用“空营计”) 空营计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宝人。身高八尺,姿颜雄伟。先事公孙瓒,后归刘备,英勇善战,且有智谋。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手下大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一战中击溃夏侯渊,曹兵大败各自逃命。 黄忠斩了夏侯渊,提着人头,到刘备那里献功。刘备大喜,设宴庆贺,加封黄忠为征西大将军。 忽见一小将前来禀报:“曹操要替夏侯渊报仇,亲领二十万大军,驻守在汉水北山下。”刘备与众将议道:“现如能夺取曹军的粮食,必定会挫伤他的锐气。”黄忠说:“老夫愿意担当此任。”刘备说:“曹操非夏侯渊之辈,不可轻敌。你可以与赵子龙一起领兵前往,遇事可以商议。”…「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曹操割发代首(正人先正己,严人先严己) 割发代首 曹操 曹操领兵打仗,所向披靡。这除了他会计谋、善用人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军纪严明。不管对士兵,还是将领,要求都极其严格。 有一次,曹操的部队行军,要经过一大片农田。当时,曹操认为:治国平天下,主要靠强兵足食。因而他在许都地区搞了募民屯田,经济效益显著,这片农田在老百姓的精耕细作下,庄稼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 曹操走在田间,望着麦田,担心行军的队伍会踩坏庄稼,便传下口令:“行军途中,不准毁坏麦苗。违令者斩!” 部队将士小心翼翼地择道而行。骑马的人也都只好下马行走。 忽然,田中一群鸠鸟被行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刘庄智断吏牍(有疑必解,有惑必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