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对联故事」蒲松龄巧骂乡绅

蒲松龄巧骂乡绅

传说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之前,在乡里就因为有才气而出了名。当地有一个姓石的乡绅,很是瞧不起出身贫寒的蒲松龄,扬言要与他在才学上一比高低。

这天,石乡绅果然带了一帮自命不凡的文友,趾高气扬地来约蒲松龄比试。蒲松龄对这些人一向敬而远之,对这种比试也没兴趣,就推脱了。石乡绅以为蒲松龄胆怯,哪里肯依,定要看他当众出丑。正在这时,石乡绅看见一只小鸡死在砖墙后面,便出了个上联难为蒲松龄:

细羽家禽砖后死

蒲松龄一听,这是在诅咒我呀!看来今天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还真拿我当病猫了。于是,蒲松龄装作无能的样子说:“石乡绅,我刚才说了,我真不会对对子。你要实在想让我出洋相,我也只能勉为其难了。只是不知道,这下联我能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呢?”

石乡绅一听,差点乐出声来,同来的那帮酸文人,也一个个脸露鄙夷之色。是啊,稍有点对联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对联最讲究上下关联,讲究意境深远,这要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对,鬼才知道会对出个什么东西,弄不好就对出个大笑话来!石乡绅当即满口答应:“好!你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吧,我让人帮你好好记下来,以免你一会儿忘了。”

蒲松龄一听,正中下怀,赶紧备好笔墨,恭请执笔人就座,自己却装着小心翼翼地站在一边斟酌着词句:

“粗对细,行吗?”

“行。”石乡绅幸灾乐祸地示意人在纸的上端,落了个大大的“粗”字。

“毛对羽,行吗?”

“行。”纸上立刻多了个“毛”字。石乡绅心里乐开了花。

“野对家,行吗?”“行。”纸上又多了个“野”字,石乡绅那张圆圆如大饼的脸,越发笑得圆了。

“兽对禽,行吗?”

“行。”纸上多了个“兽”。石乡绅哈哈大笑,就等着看最后的笑话了。

“石对砖,行吗?”

“行。”纸上多了个“石”。

“先对后,行吗?”

“行。”纸上多了个“先”。

“生对死,行吗?”

“行。”纸上又多了个“生”。

“哎呀,可算对完了,各位见笑,见笑了!”对完最后一个字,蒲松龄故作如释重负。

“来来来,大家都来听听这所谓才子对的什么联!”石乡绅得意洋洋一把抓过那张记录纸,大声念了起来:

粗毛野兽石先生

刚念完,他才突然发现这是用“先生”与“乡绅”的近音在骂自己,顿时面红耳赤,狼狈而去。从此,再也不敢与蒲松龄比高低了。

【博闻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编著的短篇文言小说集,是他历时三十多年完成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斋名,“聊斋志异”是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全书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甄子丹、周迅主演的电影《画皮》就是根据《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改编的。

蒲松龄故居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图为蒲松龄的书房“聊斋”。

相关推荐文章:「中华对联故事」半截春联防偷盗 半截春联防偷盗 有一位大书法家,过年时,自己写了副春联贴在门口: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书法家的字写得很漂亮,为人们所景仰,很多人欲求一副他的墨宝而不得。书法家的儿子刚把对联贴于门口,还没等浆糊干透,春联就被人悄悄揭走,当作墨宝收藏起来。无奈,书法家只好再写一副: 莺啼北里 燕语南邻 他叫儿子把春联再次贴上,不料又被一位酷爱他手迹的书法爱好者“盗”走。俗话说:“二十四,写大字。”大书法家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写春联,直到腊月三十,春联写了不少,可是在自家门口一个字也没留下。他一赌气,不写了,没春联也照样过年。 这天…「中华对联故事」雨村巧对回文联 雨村巧对回文联 李调元是清代的文学家、戏曲理论家、诗人。他字美堂,号雨村,别号童山蠢翁。 李调元聪明机智,又受家学熏陶,5岁入乡塾,读“四书”、《尔雅》,过目成诵,7岁即能属对吟诗。一个盛夏,李调元与几个学童趁老师午睡,爬上庭院一棵桑树偷吃桑葚。老师醒来得知勃然大怒。其他学童皆沉默不语,唯李调元毫无惧色,主动认错。老师怒气未息,问道:“你可知养蚕有何用?”李调元答:“蚕作茧,茧抽丝,丝织绫罗绸缎暖人间。”老师颇感意外,又问:“你就以此为下联,再编一句上联来。”李调元不慌不忙,提笔便写:“狼生毫,毫扎笔,笔写锦绣文章…「中华对联故事」徐文长无言对知府 徐文长无言对知府 明朝时,杭州有个知府,自恃有几分才华,很喜欢在人前显摆。周围奉承的人无不夸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久而久之,知府越发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有一天,当他偶然得知有个叫徐文长的贫寒学子,在杭州赋诗作画,受到人们的交口赞赏,十分不快。知府想,一个小小百姓,竟敢在他管辖的地区卖弄笔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提出要出对联句,若对不上,就要把徐文长赶出杭州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 第二天,知府将徐文长带到西湖岸边,指着六和塔,朗诵他精心准备的上联: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听了,并不…「中华对联故事」戴大宾应对如流 戴大宾应对如流 明朝时有个人叫戴大宾,福建莆田人,出身官宦之家。戴大宾从小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三岁就能背诗文,五岁即能吟诗作文了,尤其擅长联诗作对,在当地被称为神童。 戴大宾五岁时由父亲背着去应童子试。到了考场,其他考生见其年幼可欺,都纷纷戏弄他,甚至有人对他说,该先回家吃几年奶再来应试。戴大宾都不予理会。忽然有一个考生嬉笑着问道:“你长大了想当个什么官?”戴大宾毫不迟疑地回答说“阁老(指内阁阁臣,明代亦称大学士,翰林学士入阁办事者为阁老)”。 文渊阁是明朝内阁办公的地方,图为清朝时候重建的文渊阁,位于今天的北京故…「中华对联故事」十岁孩童对奇对 十岁孩童对奇对 明朝有个知府叫冯驯,有一天,他在家里摆宴请客。客人里有个十来岁的孩子,跟他父亲一块儿来赴宴,这孩子生得眉清目秀,很机灵。换做别的孩子,一看大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谈经论典,早跑出去玩了。这孩子不仅不觉得烦腻,还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知府见了,就问他父亲:“你干嘛不让孩子出去玩呢?” 孩子的父亲答道:“这孩子特别仰慕有才学的人,一听说今天大人府上来的都是饱学之士,执意要跟着我来长长见识。” 知府听了,大加赞赏,在座的客人也连声附和,恭维他教子有方,说孩子长大后必有出息。其中有个相识的客人对大家笑道:“别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华对联故事」蒲松龄巧骂乡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