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对联故事」气节有亏遭联讽

气节有亏遭联讽

洪承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到崇祯时已是兵部尚书,同时被封为蓟辽总督。崇祯对洪承畴信任有加,几乎把整个朝廷的命运都交到了他身上,他也感戴崇祯的知遇之恩,素以忠节自命,还在自家客厅上悬挂了一副自撰的对联: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崇祯十五(1642)年,洪承畴督师与清军恶战于松山,兵败被俘。消息传到京师,说洪承畴已经殉国。崇祯大痛,亲自设灵祭悼洪承畴的亡灵。谁曾想,此时的洪承畴已经降清,不仅活得好好的,还开始积极地为清廷筹划开国规划了。消息传来,京城人士顿时哗然,谁都不愿相信,曾经人人敬仰的大将军竟是这么个东西!众人的怨恨,却丝毫没能影响洪承畴的前程,他官运亨通,后来还利用手中的权势,残酷地镇压农民起义及抗清活动,所作所为,真令人不齿。

有一年春节,一大早洪府的大门上发现被人贴了副新联,上下联均是洪承畴当年的旧句,不过在后面各添了一个字,成了: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这两个虚词,一叹一问,极尽讥讽。洪承畴看着也是无可奈何。

这年,正好是洪承畴的六十大寿。生日那天,洪府宾客盈门,好一幅富贵景象!忽然,从喜庆的大门口闯进来一个披麻带孝的人。人们一看,是洪承畴从前的门生。那人一到大厅就号啕大哭,边哭边大声朗读当年崇祯的祭洪诔文,哀哀切切,令闻者伤心,见者动容。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洪承畴被弄得无地自容。那门生哭罢,把手中一副对联在桌上摊开,扬长而去,大家好奇地偷眼看时,只见上面写的是: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上联嵌抗清名将史可法姓名,下联“成仇”谐音“承畴”,一褒一贬,跃然纸上,洪承畴面红耳赤,呆若木鸡。

洪承畴以先朝重臣降清,又死心塌地做了清廷鹰犬,可谓忠孝丧尽,气节全无,不仅遭到了当时士人的唾弃,就连他的家乡人也很看不起他。退休后,他回到福建南安老家。有一天,正逢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日,洪承畴实在是寂寞难耐,就拉了一位氏族的小辈陪他下棋。那小辈话不多,瞧起来低眉顺眼,让看惯冷眼的洪承畴大为高兴,连棋也下得格外顺手,一时得意,突然想起今日谷雨,便拈须吟道: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陪他下棋的那位小辈看了看他,缓缓对道: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洪承畴听了,一张脸涨得绯红。

位于福建南安的洪承畴纪念园,有“开清第一功”的牌匾。洪承畴是明朝重臣,后来降清,历史上对此众说纷纭。

【博闻馆】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guī,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中国农历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打春牛”的年画。立春节气的时候,农村有“打春牛”的风俗。

相关推荐文章:「中华对联故事」苏东坡智服辽臣 苏东坡智服辽臣 辽国又称契丹,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国经常与宋朝发生一些战争。到了宋神宗时,天下太平,与辽国交往也比较多,关系相对比较融洽,两国人士交往也能常常说个笑话,谈点诗文。 一次,辽国派来一位颇精汉语的使臣,皇帝让苏东坡去陪同。这位使臣早闻东坡的大名,听说是他来接待,便暗自窃喜,想以奇文难倒他,以示宋朝无人。到了会见那天,二人寒暄一番之后,使臣对东坡说:“我们辽国流传着一个出句:三光日月星。别看只有短短五个字,但头一字是三,统领了三种发光物,对句不能再是三,又必须统领三个并列关系的词。因此,…「中华对联故事」解缙改联服尚书 解缙改联服尚书 解缙,是明代著名的学者。他五岁就会吟诗作对,从小就被认为是神童。一日早晨,母亲要他扫地,然后把鸡放出来。他一边做事,一边随口吟道:“打扫庭前地,放出笼中鸡。”母亲说:“做事就做事,不要去念诗。”小解缙回答说:“明明是说话,怎道我吟诗?”解母见儿子出口成章,不禁又欢又喜。 传说解缙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以磨豆腐为生。解缙家和归隐的曹尚书府第门对门。曹府院子里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就是从解缙家望过去,也能看到一片郁郁葱葱。 有一年除夕,解缙想写一副对联庆贺新年,正苦于没有恰当的内容来写时,忽然看见对门曹尚书家…「中华对联故事」唐伯虎巧对来客 唐伯虎巧对来客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自幼机敏活泼,勤奋好学,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而且掌握了作诗属(zhǔ)对的技巧。他虽然年少,但在家乡吴县一带却颇有名气。 一次,客人来访,父亲拿出甜瓜和炒豆来招待,他侍立一旁。来客见他年幼乖巧,很是喜欢,又早听说他小小年纪便能舞文弄墨,但不知他是否确有其才,于是就出联试他。来客出一联,唐伯虎便答一联,从五言到七言,九言到十一言等,他都能对答如流。半晌过去了,客人能够想到的对联已全部拿出来了,却始终没有难住唐伯虎。这时,伯虎的父亲看到了朋友脸有窘色,马上解围道:“让叔叔休息片刻再教…「中华对联故事」杨慎巧对交至友 杨慎巧对交至友 明朝大文学家杨慎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在朝廷当太师的父亲的影响,喜爱读书。杨慎年轻时就知书达理,吟赋对句,无所不会,人们都叫他“神童才子”。有个老秀才对杨慎的才华将信将疑,想当面见识见识,考他一下。这一天,老秀才见到了小杨慎。这时正是早春时节,老秀才指着纷纷落地的杨花,口出上联: 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 小杨慎见院中竹子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立即对道: 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杨慎的对联工整贴切,老秀才终于叹服。 有一回,天气异常炎热,杨慎在池塘里洗澡避暑,正玩得欢,当地知县大人恰好路过。众人皆回避…「中华对联故事」都是一百四十一 都是一百四十一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为全国千名老人特设宫廷宴席。 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3000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席间,乾隆皇帝召请宴会中九十岁以上的老叟到御座前,亲自赐给他们酒。他又命自己的皇子皇孙给殿内王公大臣行酒,皇宫侍卫负责给殿外的与宴者行酒。 酒过三巡,乾隆问及在座年龄最高的长者,乃141岁。乾隆皇帝乘着酒意吟道: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六十为花甲,重开即一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华对联故事」气节有亏遭联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