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普故事: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王古

​​​​​​​​​​​​​​​​

适合年龄:6岁以上;难易程度:中级;

元末明初,火药的制造越来越科学。据考证,西安出土的元代火锐的药室还残留有块状火药。经科学检测,其中硝、硫和木炭的配方比例大约是硝占60%、硫占20%、木炭占20%。与元代以前的火药相比,其中硝的含量已明显增加,除硫黄和木炭外,剔除了其他杂质。现在看来,它也是一种较好的粒状发射火药。

在北宋时,兵部令史冯继升、神卫水军队长唐福都曾向真宗皇帝进献过火箭,都是以火药作推动力,发射箭矢杀伤敌人的。再往后,在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年),金兵在开封抵抗元兵时,就使用了一种火箭“飞火枪”。它是用纸卷成筒,内装火药、铁渣、磁末、砒霜,点燃引线后,火焰可喷射出3米多远,杀伤敌人。到明朝,火箭的品种就更多了,有神机箭、火龙箭、九龙箭、四十九矢飞廉箭、百矢弧箭等。其中最先进的是火龙出水,它可称之为最早的二级火箭。在水战时,“火龙出水”可飞行1500米左右,能使敌船焚毁;在陆战中,攻城杀敌的作用也很大。由于火药武器的广泛使用,明成祖就建立了“神机营”,其武器都是火药武器。在明朝一个烟火工匠最起码的技术就是会配制火药,会制造火箭之类的武器,当然也要会制造爆竹、烟火、地老鼠、流星之类的娱乐品。王古就是这样一个技术娴熟的烟火工匠。每当他看到自己制成的烟火、流星等焰火制品直冲上天时,他心中就会想:人,能不能像这样飞上天?

在我国古代,许多人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同时也有许多人进行过这样的试验:创制一些“飞行器”,借以实现飞行的理想。最早的大概是西汉末年。王莽想招募能人,以征伐匈奴。有一个人来应征,他说他能飞行,并进行了现场表演:只见这个人做了一双大鸟翅样的翅膀,身上披着羽毛样的衣服 飞行了数百步后才坠落下来。这人是滑翔,还是振翼飞翔?史书上没详细描述,也就难以断定他究竟飞行上天没有?

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湖南平江有个姓王的油漆匠制造了一架凭借风力飞行的“飞车”,飞车旁边有两只翅膀,车里面有轮子,轮子转动起来,飞车就可以升降自如。车上有一只袋子,可随风向而转动,袋口可以张开,风从后面吹进袋口,像船帆一样借助风力而促使飞车飞起来。

还有一例飞行试验是由一位皇帝主持的。南北朝时北齐文宣帝高洋也想试试:人究竟能不能飞。他找来一些死囚,让他们乘着用席子做成的风筝,从六十七丈高的台子上往下跳,谁能飞起来安全落地,就赦免谁。结果是其他人都摔死了,唯有一个人随风“飞”到城外,并且平安地降落在地。这可以称之为人类一次成功的滑翔飞行。

王古听说过一些人的飞行试验,但那都不算高,不能像飞鸟一样在高空里翱翔。他打算用火箭作动力,使自己能够像鸟儿一样飞上天。

主意拿定后,王古就设计了一个“火箭飞行器”。这个火箭飞行器上绑着47支大的“起火”(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原始火箭),作为飞行的动力,这些“起火”连接在一起,像两条“飞蛇”,中间还安排了一把坐椅。

在试验的那天,王古坐在椅中,双手各拿一把大扇,大概是想在空中利用扇子的扑动达到飞行的目的。王古让人点燃“起火”,轰的一声,王古坐火箭冲上了天,随后引起更强烈的爆炸….王古遇难了,这次火箭飞行失败了。

在本世纪50年代,英国人瑟姆在自己写的《火箭与喷气》一书称王古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相关推荐文章:力学故事(浮力定律的实际应用):曹冲称象 ​​​​​​​​​​​​ 适合年龄:6岁以上 难易程度:中级 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处于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代。当时,曹操自封为丞相,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霸于中国北方。 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制据东南一片河山。曹操还在为最后荡平北方袁绍集团而努力,因此与孙权集团尚未发生军事冲突,所以曹操与孙权交往还很密切。一次孙权从南方弄来几头大象,知是北方的稀罕物,就特意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 大象被运到许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北方人根本没见过大象,只是从书上图画中知道有这种动物。孙权的使者牵着大象从城中一过,引得无数…儿童科普故事:名声大噪的贫铀弹及贫铀弹危害 ​​​​​​​​​​​​​ 适合年龄:6岁以上 难易程度:中级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了军事进攻,这次战争称为海湾战争。这次战争中美军配有最先进的“艾布拉姆斯”120滑膛炮的M1A1坦克在向前推进中,向伊方阵地发射了4200多发贫铀弹,不但伊拉克的T-55,T-62老式坦克惨遭摧毁,就连T-72这样的新式坦克也难逃厄运。 万般无奈之中,伊军把坦克隐蔽在沙墙后面,并用坚周的防护设施加以伪装。但美军MIA1坦克的120毫米坦克炮发射的一发M829A1贫铀…力学故事(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阿基米德推战船 ​​​​​​​​​​​​​ 适合年龄:6岁以上 难易程度:中级 公元前213年,罗马帝国以大批战船,企图征服位于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小国叙拉古。叙拉古是阿基米德的家乡,出于保卫祖国的正义感,他利用科学原理,帮助叙拉古军队取得了胜利。为了准备迎战,叙拉古人造了一批大船。船造好后,却出现了难题:由于船体太大,无法推下海去。 叙拉古国王立即召见阿基米德,并问道:“尊敬的阿基米德先生,眼看战期快到,不知先生有何法子将我国造的大船推下海去,以便作战。”阿基米德回答说:“陛下,我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将船推下海去。” 随后,阿基米德制作…儿童科普故事:陀螺回转仪在导弹上的应用 ​​​​​​​​​​​​​​ 适合年龄:6岁以上 难易程度:中级 1944年6月6日,美国、英国在诺曼底地区实施大规模登陆,开辟欧洲第三战场。德军腹背受敌,面临彻度覆灭的命运。 战争狂人希特勒为了作垂死的挣扎,把他手中的法宝,刚刚装备部队的秘密武器V-1和v-2导弹亮了出来,企图用导弹对英国进行袭击,以挽回败局。 1944年6月13日清晨,薄雾笼罩着英古利海峡,阳光正缓缓地透过弥漫的晨雾照射着伦敦城。 这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自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以来,人们脸上浮现出胜利的微笑。然而,就在这一天,当地百姓惊奇地看见几个…儿童科普故事:难以避免相撞的两艘轮船【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现象】 ​​​​​​​​​​​​​​​ 适合年龄:6岁以上 难易程度:中级 1912年秋天,有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船“奥林匹克”号和铁甲巡洋舰“哈克”号相距100米并行。突然,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迫使两船靠拢,两艘船上的舵手发现了两船在急速靠近,都采取了果断措施,竭力反向转舵,但已无济于事,两船仍然撞在了一起。“哈克”号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把“奥林匹克”号撞了个大洞,造成了一起重大的海上交通事故。为此,海事法庭以“奥林匹克”号没有给“哈克”号让路为理由,判“奥林匹克”号船长为失职罪。 可是,科学家们不同意这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儿童科普故事: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王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