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望梅止渴”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本文分享和望梅止渴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 (曹操)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释义用法 曹操带兵行军,路途无水,军士皆渴,曹操说前方有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卒听了口中都生出唾液来,不再觉渴。后用此典指空想安慰自己或别人; 也用以咏梅。

用典形式

【望梅】 唐·白居易:“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渴望梅】 唐·罗隐:“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

【岭梅止渴】 宋·刘筠:“极目岭梅宁止渴,拂波宫柳漫垂阴。”

【将军止渴】 唐·罗隐:“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说梅止渴】 宋·陆游:“妄想说梅犹止渴,真闻舂米固忘饥。”

【梅林止渴】 北周·庾信:“梅林能止渴,复姓可妨兵。”

【救渴将军】 宋·陈师道:“江雨细时青子熟,闻名犹救渴将军。”

【望林止渴】 宋·张孝祥: “却笑尘官成漫与,望林止渴竟无梅。”

【魏帝指前林】 南朝陈·张正见:“周人叹初摽,魏帝指前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典故“望梅止渴”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赞 (4)

相关推荐

相关网站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