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李春修建赵州桥

李春是隋代造桥匠师,他设计监造了河北省赵州(即赵县)河上的安济桥(又称赵州桥)。

位于河北省赵县赵州桥之侧的李春雕像

赵州是南北交通要道,但在城南处有一条由西往东流的大河,名叫洨河,每到夏秋季节,雨水增多,山洪暴发,给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李春想,造桥的时间绝不能放在夏秋两季,但在冬季造的桥墩,到夏季难保不被冲垮,得造座不用桥墩的石拱桥,可当地的工匠们对此有点担忧:“河边的地层可是砂层啊!”李春自信地说:“我知道,只要在砂层上铺几层石板当桥台就行,另外,我还有减轻桥身重量的方法。”

工匠们又说:“要桥不塌,就必须让石拱的拱券在一年内合龙(指桥梁、堤、坝等从两端施工的工程在中间接合),才不会被水冲垮,可十丈多宽的拱券又怎能在一年内合龙呢?”一位年轻的工匠天真地说:“要是造一座独木桥就好了,我担保它不用一年合龙!”

“独木桥?”李春心里一亮,十几座、二十几座独木桥合起来不就成了一座大桥吗?

他一遍遍修改图纸,克服了技术上的种种困难,打破了传统的形式,采用了小于半圆的弧形桥洞,终于设计出了高的桥洞。李春又在大桥洞的两边各设计了两个小桥洞,一是可以减轻桥自身的重量,二是可以在水涨的时候,使一部分水从两边四个小洞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可以减少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石桥的安全。而且一边两个小桥洞,还形成了赵州桥在造型上的对称美。然后,李春组织石匠们将石头凿成一块块一尺宽、两三尺左右长的“拱石”,供建造拱券用。在每块拱石的两侧,李春让石匠们凿上有规则的细密的斜纹,这样拱石与拱石之间拼砌起来就更加牢固了。李春还请来一批手艺高超的铁匠,锻造出一种两头翘起的“腰铁”,把它嵌在两块连在一起的拱石上,起加固作用;还打造了一种长长的“铁栏杆”,专门用来连接横向关系的拱石。

由于大家齐心协力,夜以继日地砌造,第一道由六十几块拱石组成的小拱券,只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砌成了。按照李春的设想,把整道拱券分成二十八道纵向拱券,一道道地分开来砌。由于每道小拱券都是从桥这头砌到桥那头的,所以基础都落到两岸的桥头上,每道小拱券都能独立地担负起桥上的重量,即使某一道损坏了,也不影响整个拱券的安全,修复起来也很方便。

三年后,也就是隋大业八年,波涛滚滚的洨河之上,架起了一座可“舟楫航行其下,人马车舆通过其上”的大型单孔拱桥。赵州桥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雄踞在清澈的洨河上,辉耀千古。

至今仍在使用的赵州桥

科学链接:怀丙和尚修赵州桥

赵州桥在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后,由于桥体铁构件的腐蚀脱落与被盗,石桥外侧拱券发生侧倾,当地能工巧匠束手无策。二十八道拱券倒了三道,如不赶紧设法修理好,赵州桥就有倒塌的危险。赵州州官无计可施,不得不贴出告示榜文,招募能人修桥。正定临济寺的怀丙和尚听说了,急忙赶来见州官。州官不相信他有修桥的才能,但怀丙和尚却信心十足。

怀丙和尚说,往桥下石头中灌铁,可以扶正。乡民们踊跃捐助石块,怀丙和尚在石头上凿洞,溶化铁水横贯其中,果然扶正了石桥。

赵州桥其实历代都有修缮。自隋至清代,见于文献记载的修缮即达七次。怀丙巧修赵州桥是历史上的第二次修缮,应为宋治平三年(1066)。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鲁班发明锯和刨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他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的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有一次,国王命令鲁班在十五天内伐出三百根梁柱,用来修一座大宫殿。于是,鲁班带着徒弟们上山了。他们起早贪黑砍了十天,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结果只砍了一百来棵大树。 国王选定动工的吉日也快到期了,如果木料准备不齐,是要处死刑的。鲁班发了愁,他心烦意乱地在山中行走,忽然觉得手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一看,手被划出一道血口子。鲁班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发现是丝茅草划的,这种草的边缘长着许多细齿,…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杜诗制作水排 汉光武帝时,杜诗任南阳郡太守。在任期间,他除了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外,还做了两件在科学技术史上有意义的事:一是兴修水利,一是制作水排。 《农书》中的卧轮式水排图 什么是水排呢,就是水力鼓风机,用于冶金。要获得液态生铁,需要非常高的炉温,有风才能提高炉温,所以鼓风技术对于生铁冶铸的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从商周以来,人们先是靠人力鼓风,后来发展到用畜力,比如用马的转动来鼓风的马排。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杜诗在南阳郡视察,路过一个铁匠铺子,里面热浪逼人,操作鼓风机的铁匠更是满身大汗,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杜诗是个爱民如子…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贾思勰写《齐民要术》 农学家贾思勰(xié)著的《齐民要术》是一部总结农业生产技术的著作,“齐民”是使人民丰衣足食,“要术”是重要的方法。 《齐民要术》中描绘农业劳作的插图 贾思勰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西南的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喜爱读书,常常手不释卷。他年轻时候在高阳郡当太守,重视发展农业,他一边努力读书,一面深入民间,向老农、牧民学习生产知识,还把民间关于气候、季节、耕种的谚语收集起来。他自己还在府中开出一块地种菜,养些鸡鸭牛羊。中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沈括发现石油 石油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但在唐代前后,它的名字却叫“石漆”“石脂水”“猛火油”等,今名是沈括于1080年命名的。 沈括画像 沈括是北宋科学家,他的父亲沈周当过不少地方的官员,使他有机会随父亲走过全国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很关注当地与自然科学相关的新鲜事。 一次,在一个大雪封山的冬天,沈括骑马途经陕北延寿县,只见延河两岸帐篷星罗棋布,烟雾腾腾。这引起了他的一番深思,时值冰天雪地,柴源不足,怎么这里却炊烟袅袅呢? 沈括下马一看,才知道居民烧的不是木柴,而是一种黝黑发亮的液体,如脂如膏,点燃后热量非常大。 沈括忙问…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徐光启种甘薯 我们现在吃的香喷喷的甘薯,和一位明朝大科学家徐光启有关。 甘薯 徐光启生于松江府上海县,松江府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徐光启早年也从事过农业生产,取得功名以后,他虽忙于各种政事,但一刻也没有忘怀农本。 在古代,为官者如果父母去世,要辞官回家乡守孝三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守孝的三年期间,就在他家乡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 1608年,江南地区受灾,粮食不足,徐光启为家乡父老的生存问题十分着急。他琢磨着,如果能种一种产量高又容易活的粮食,就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了。 一天,他在家中吃饭,看见餐桌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李春修建赵州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