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喜欢的科技前研:载波电话与“海底蛟龙”

什么是载波电话?

到了本世纪30年代,电话的用户数不断增加,这样又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增加现有通信线路传输电话的能力。

打电话的时候,人朝着话簡说话,声波使振动板振动,压迫炭精砂忽紧忽松,电阻忽大忽小,电流也跟着时强时弱,这样话筒就把送来的声音变成电信号传到远方,完成了“声变电”的任务。

听筒由振动板、电磁铁和永久磁铁三部分组成,话音电流沿着电线传来,电流时大时小,引起磁性忽强忽弱,振动板也跟着作相应的机械振动,把传来的话音电流恢复成声音,由“电”变“声”,让用户听见。

开始一对线路只能通一路电话,一个人占了线,别的人只好等着,不然相互干扰,谁也听不清楚。

为了降低长途电话的成本,提高线路的利用率,能够实现一线多用而又不相互干扰吗?

载波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

普通电话是把音频信号直接传输到对方,整个传输过程中频率不变,而频率范围相同的信号在同一线路上传输时会产生严重干扰。

载波电话是把各路来的音频信号用调制器调制不同的高频电流以载送话音,然后通过线路传送出去。到达接收端后,再用滤波器把各载波分开,经解调器解调还原成原来的音频。因为载波的频率范围(频带)不同,所以虽然各路电话信号在线路上是混杂的,但在线路的两端却是“泾渭分明”,互不干扰的。

就这样,在线路两端安装了载波电话设备,一对架空明线就可以同时传输多路载波电话,最多可以达到十几路到20多路。

架空明线虽然施工方便,衰减较小,但是线对数量和传输频率有限,而且容易损坏和受外界影响。电缆通常由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线按一定的方式绞合而成,导线置于密闭的护套中,必要时外面再加保护覆盖层。它所容纳的线对数量和通信容量要比明线大很多。

电缆的发展还出现了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的采用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同轴电缆的模样很特别,由外导体、内导体和绝缘垫片构成。外导体是壁厚很薄的铜管,内导体是用来传送电信号的金属导线,内导体用绝缘垫片固定在外导体内的正中央,其间的空气就是主要的绝缘体。

由于内导体完全被包围在外导体之中,外导体有极好的屏蔽作用,可以避免辐射损失和外界干扰,同时又能传输很高频率的电信号,这就大大增加了传输通路的数量并提高了传输质量。使用中小同轴电缆可以传输几百、几干乃至上万路载波电话。

在贝尔发明电话之前10年,大西洋的第一条海底电缆就已敷设成功,当时这条海底电缆是用来传送电报的,所以频率很低。贝尔发明电话之后,人们自然会想:电话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海底电缆来传送呢?

最初用单芯或双芯的马来树胶绝缘的电报电缆来传送电话信息,由于电流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太大,未能满足要求。以后改用纸带绝缘,损耗降低,但传输距离只能达到几十千米。有了载波技术,有了同轴电缆,有了介质损耗很小的聚乙烯作充填体,特别是有了密封的能把衰减的电信号接收、放大、再发送的海底增音机和使电信号经长距离传输不失真的均衡器,铺设海底电话电缆的设想才逐步变成现实。

195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到古巴的哈瓦那之间铺设了一条海底电缆,这个系统可携带24路电话。与此同时,英法之间也建成了一条海底电缆,实现了48路通话线路。

正是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1955年,从加拿大纽芬兰的克拉伦维尔到英国苏格兰的奥廷之间开始铺设第一条越洋海底电缆,可以提供36条话路,于第二年投入使用,比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整整晚了90年。由此也可看出电话技术要比电报技术复杂许多倍。

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话电缆是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合作的产物。3年后,美国、法国、西德合作又铺设了第二条。1963年,英国、美国联合铺设的一条大西洋海底电话电缆,每隔33千米设置一部增音机,可以同时传输128路电话。

在浩瀚的太平洋里,有一条名为\”TPC\”的海底电话电缆于1964年7月投人使用,它从日本的二宫出发,经关岛、鹿儿岛、中途岛、夏威夷到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全长14150千米,装有419部海底增音机,可通138对电话。在这以前一年,还有一条更长的\”COM-PAC\”海底电话电缆已经开通,起点是澳大利亚的悉尼,途经新西兰的奥克兰、姿济的苏瓦和美国的夏威夷,最后到达加拿大的温哥华,总长度为15280千米。

沟通中日两国电信联系的“中日海缆”是1976年铺设,从我国的上海南汇到日本的熊本苓北町,全长850千米,能通电话480路。

海底通信电缆越来越多、越来越长了。1980年全世界正在运行中的海底同轴电缆系统就有26.467万千米,平均每年增长6800千米。原因很简单,海底电缆通信有不少优点:传输质量好,可靠性高,保密性强,延迟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通信容量大,定点大通路通信成本低。

根据前几年的统计,英、美两国之间每年通话量约为2000万次,其中一半以上是通过海底电缆进行的。

相关推荐文章:青少年喜欢的科技前研:新颖高效的磁流体发电技术 什么是新颖高效的磁流体发电技术? 火力发电何以造成能量使用效率低呢?最重要的原因是能量转换过程中环节太多,这就必然要消耗许多能量。如能革除这些由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中间环节,则至少可以使燃料能量的利用率提高到60%。这对能源使用的意义是何等巨大啊!而磁流体发电方式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尝试。 所谓“磁流体发电技术”,就是用燃料(石油、天然气、燃煤、核能等)直接加热成易于电离的气体,使之在2000℃的高温下电离成导电的离子流,然后让其在磁场中高速流动时,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即由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青少年喜欢的科技前研:率先登月的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率先登月的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是什么? 在1969年随同美国阿波罗飞船登上了月球的电源装置,是以其独特性能而引起世人瞩目的“燃料电池”。随后,到70年代初这种电源才逐步转为民用,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90年代,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在美、日等国已进入到商业化阶段,并已制成1万千瓦级的大容量电池,同时还出现了燃料电池一燃气轮机-汽轮发电机联合运转的发电厂。 所谓“燃料电池”,从原理上讲,和传统的化学电池基本相同,也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物质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所不同的是:传统电池的内部物届事先充填好,化学反应结束后,不能再供电…青少年喜欢的科技前研:什么是空间核技术 什么是空间核技术? 空间技术与核技术是现代高技术的两大重要领域,而这两门技术的完美结合则是现代人类智慧的又一结晶。 核能源可以成为航天的动力。 自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在宇宙空间,已有来自世界各国的4500颗卫星。至20世纪90年代中约有70颗卫星采用了同位素电池和核反应堆电源。美国于1965年4月发射的SNAP-10A卫星,虽只运行43天,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核反应堆电源的卫星,这表明核反应堆电源是可以作为空间能源而加以利用的。 空间核反应堆能源的研究起步于美苏对峙的20世纪50年代。现在,从…青少年喜欢的科技前研:走进超导世界 超导材料是一种没有电阻的材料,既能节约能量,减少电能因电阻而消耗的能量,还能把电流储存起来,供急需时使用。自从世界上以电力作为主要动力以来,就遇到两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一是在输送电流时,不少电力因导线有电阻而发热,白白损失了相当的能量。另一个问题就是,白天的电力常常严重不足。而深夜的电力又大大富余,搞得发电机常常白天超负荷运转,深夜时却空转,电力白白浪费了。能不能把夜间富余的电力储存起来用以弥补白天电力不足的难题呢? 自从有了超导材料以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大有希望了。超导材料是怎么发现的呢?那是1911年,许多科学家发…青少年喜欢的科技前研:什么是植物发电——甲醇如何发电 在用植物纤维素转化为绿色能源中,还有一种重要产品,那就是甲醇。 甲醇也是一种可以燃烧而很少污染环境的液体燃料能源。甲醇的突出优点是,碳氢化合物、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很低,而效率较高。比如用甲醇作燃料的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可比汽油、柴油车高17%左右,而排出的氮化物只有汽油、柴油车的50%,一氧化碳只有后者的12%。据美国环保局组织试验表明,如果汽车改烧85%甲醇和15%无铅汽油的混合燃料,仅美国城市的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就可减少20%~50%。而如果汽车使用纯甲醇,则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可减少85%-95%,一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青少年喜欢的科技前研:载波电话与“海底蛟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