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故事:种田读书的徐光启

徐光启名人档案

徐光启,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大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人。1604年中进士,1632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次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较早引进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生产有促进作用。编著《农政全书》,并主持编译《崇祯历书》。

名家名言

1.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2.顾惟(利)先生之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

名人故事:种田读书的徐光启

16世纪的上海还只是一座小县城。1562年4月24日,徐光启就出生在这里。徐光启家境贫寒,父亲种田务农,母亲和祖母在家纺纱织布,一家人起早贪黑才能勉强糊口。徐光启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如今上学了,更是十分听话。每天早上,他都早早地起床,读几遍课文,然后才去学堂。放学后,他从不到外边去玩,总是径直回家,独自躲进“书房”读书写字,时常忘了吃饭、睡觉。由于他勤奋学习,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徐光启不但喜欢读书,对书本外的知识也很感兴趣。有一天,徐光启正在书房做作业,祖母纺车的声响一阵阵地传到书房,那声音有规律地响着,恰似一首有节奏的乐曲。这时,徐光启也有点倦意,便走出书房,到祖母和母亲的织布间走动走动。织布间里,母亲正在精心地织布,而年过花甲的老祖母也在聚精会神地纺纱。原来,纺车上有一根可以踏动的木棒,左右两脚轮流踏着两头,带动纺车旋转,又带动三个纱锭子旋转,就能发出阵阵的嗡嗡声。

徐光启幼年在外婆家也曾看到过外婆纺纱,但他今天才发现祖母所用的纺纱车与外婆用的不同,他就好奇地问:“祖母,为什么你用的纺车有三个纱锭,而外婆用的纺车却只有一个?”

徐光启的长辈们向来反对他过问耕种织布的事,但是老祖母看到孙子问得那样真切,也就耐心地把三锭纺车的来历告诉他:“你外婆用的普通手摇纺车,右手摇车,左手握纱,只能纺一个纱锭。我现在用的纺车是黄婆婆(黄道婆)发明的。这种纺车是用脚踏,不用手摇,因而两只手都可以握纱,能够同时纺三个纱锭,这样一人可以顶上三人。”

徐光启听后赞叹不绝:“真是了不起啊!”

“祖母,黄婆婆是谁啊?”徐光启又好奇地问。

祖母停下手中的活儿,一字一句地告诉徐光启:“黄婆婆是元朝人,也是我们上海人。她出身很苦,小时候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她不堪公婆和丈夫的欺凌、虐待和折磨,后来一个人流落到海南岛,向当地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晚年她回到自己的家乡,把在海南的技术传授给乡亲……她是我们纺织的祖师婆,人们尊敬她,在她的家乡,还为她塑像造祠。”

听了祖母的介绍以后,徐光启决心向黄婆婆学习,爱家乡,爱劳动。他便在课余时间广泛地阅读农书,还常常到田里帮助父亲做一些农活。

起初,徐光启每次到田里都被父亲轰回书房。后来,他编出一套话来,说:“读书累了,到田里溜达溜达,精神会更饱满,然后再去读书就更能记得住了。”

父亲听他这么一说,也就不再撵他了,有时还让他帮着给庄稼松松土、拔拔草,但决不肯让他做稍重一点儿的活,生怕把他累坏了,影响学习。父亲既然允许徐光启偶尔到田里来做点儿轻活,那就没有办法阻止他下地了。

一转眼进入盛夏时节。一天下午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徐光启坐在屋里一个劲儿流汗,热得气都难顺。他读了一阵书,汗流浃背,实在疲倦了,就来到田里散心。

田里的棉株,枝叶茂盛,已经长了半米多高。他在棉田里走了两圈,又蹲下仔细地观察了一番,然后卷起裤脚管,伸手把一棵棵棉株尖顶摘断扔掉。这时,父亲正好挑了一担粪水过来,看到儿子糟蹋庄稼,不禁怒气冲冲,声色俱厉地喊道:“阿启,过来!”

父亲向来是和顺的,但是今天却如此严厉,徐光启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赶快走到父亲跟前,双手垂下,恭恭敬敬地问:“阿爸,什么事惹您生气了?”

“你刚才做了什么啦?”

“我读书倦了,来到田里散散心,顺便给棉株打顶芯。”

“像你这样散心,我的棉花都要被你全弄死!”

徐光启疑惑不解地说:“没有啊,棉花不是还好好的吗?”

“你把棉花顶芯摘掉了,棉花没有头,还能活?”

徐光启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阿爸,你错怪我了。事情是这样:昨天下午放学时,我看到德章爷爷在田里摘棉花顶芯,我觉得奇怪就问他,他说:‘现在大暑已过,快到立秋,棉花已长到两尺来高了。它再往上长,一直分枝生叶,就不会结棉桃,白白耗费养分。把它的顶上的冲天芯摘掉,省下来的养分可以供应下边快成熟的棉桃,让这些棉桃长得更大更结实。’所以,我今天也学德章爷爷的样子摘掉了棉花灯芯。”

父亲原来是做生意的,没有种过田,虽然破产后改行种庄稼已有几年了,但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去向别人打听、请教,所以有好多庄稼活都不懂。听儿子这么一说,开了心窍,又听说这一带的植棉能手德章爷爷都这么做,便认定儿子没有错。于是,他改变了语气,和蔼地说:“种田的事,你就别操心了,我知道该怎么办,快回家读你的书去。我浇好粪水后,自己会打顶芯的。”

徐光启不敢再说什么,便悄悄回家读书去了。

时光荏苒,转瞬到了摘棉花的时节,棉株上朵朵棉花又白又大。徐光启家棉花获得了大丰收,增产二三成。父亲非常高兴,可是一想到当初责怪儿子打顶芯的事,就会很内疚。徐光启从这件事得到启发,种田需要科学知识,于是更加专心阅读有关书籍了。历代农书《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都成了他的案头读物。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名人故事:喜爱钻研的钱学森 钱学森名人档案 钱学森,应用力学家、系统工程科学家。上海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在力学的许多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为空气动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论系统工程》等。 名家名言 1.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2.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中国名人故事:让饥饿远离中国的袁隆平 袁隆平名人档案 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生于北京,西南农学院毕业。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70年代起先后主持育成了南优2号等杂交水稻品种。1975年与人合作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技术,使杂交水稻得以大面积推广,比常规良种增产约20%,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著有《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等专著和论文20余篇。 名家名言 1.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2.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名人故事:让饥饿远离中国的袁隆…中国名人故事:让火箭腾飞的王永志 王永志名人档案 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火箭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是“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研制总指挥。曾任中国火箭研究院院长,1992-2007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名人故事:让火箭腾飞的王永志 在中国航天发展的历程中,有一位既爱编织梦,又能圆梦的人,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主持研制的6种航天型号取得首次发射无一次失败的骄人战绩。2003年10月15日,当“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天后,他又圆了一个最大的梦。他就是中国航天领域知名的火箭专家、中国工程…中国名人故事:辨证施治——张仲景的故事 张仲景名人档案: 张仲景(150~154—215~219),原名张机,字仲景,汉族,生于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世奉为“医圣”。他毕生钻研医学,写出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巨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书中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张仲景曾在长沙担任太守,每月初一、十五这两天,他会让衙役打开衙门,但却不理官司,而是为老百姓免费看病,他还把这种做法称为“坐堂行…中国名人故事:辨证施治——贾思勰齐民要术 贾思勰名人档案: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汉族,北魏益都(今属山东省青州市)人。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建立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规范了耕作措施,并推进了动物养殖技术的发展。他总结了自己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的体验,再将前人典籍和农书中的许多知识加以分析、整理,写成了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这本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贾思勰当过太守,但是他更喜欢研究农业知识,而且愿意亲自去尝试,不但常常下田耕种,还和农户一起牧羊。有一次,他听当地的农夫们说自己养的羊总是会莫名其妙地死去,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名人故事:种田读书的徐光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