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满宠沉白马誓守樊城(临危不惧,统筹全局)

沉白马誓守樊城

满宠,字伯宁,汉末魏初山阳昌邑人,是魏王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手下很得力的将军。他有勇有谋,临危不惧,在多次战事紧急的情况下都不顾个人安危,奋力出战,扭转局面。

建安十三年,曹操讨伐荆州之后,任命满宠代理奋威将军。满宠在当阳屯兵,很受官兵和当地百姓的拥戴。后来东部边境受到孙权的骚扰,曹操又让满宠任汝南太守,封爵位为关内侯。这段时间满宠的政绩卓著,战果辉煌,曹操非常满意,当然更加信赖他了。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做了汉中王。立国后,汉中王刘备决意以汉王室正统的名义,进攻魏国,试图统一天下。他命令关羽包围襄阳,攻打樊城。樊城是黄河以南的军事重镇,樊城一失,黄河以南就尽归蜀国所有了。当时樊城由曹操的大将曹仁镇守,曹仁骁勇善战,但有勇无谋,曹操不放心就又派满宠协助曹仁固守樊城。

当时襄江洪水高涨,蜀国大将关羽便指挥士兵准备万余布袋,在襄江上游择水浅的地方,就地装满沙石,筑坝堵塞襄江,等到水位积累到一定高度,关羽就命令士兵决开堤坝,让江水奔腾冲下!顿时洪水汹涌而下,曹军将领于禁所率的七军将士安营驻扎在低洼之处,都被洪水淹没,七军尽失,于禁被迫投降。洪水一直不退,水高只差几米就要灌进城墙。樊城内曹仁只有几千兵马,关羽的士兵却乘着船源源而来。

樊城内外被隔绝了,救兵迟迟不到,眼看粮食将吃尽,大家都惊慌万分,不知所措。

曹仁与众将商议对策。有将领对曹仁说:“今天樊城所面临的危机,我们目前是没有能力可以挽救的。不如趁关羽的包围圈还没有最后形成,找缺口,坐船在夜晚突围出去,这样,虽然失掉樊城,但还能保住性命。”这种意见为多数人所接受,但满宠不同意。

满宠说:“目前我们被大水围困,情况万分危险。但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听说关羽另外派了一支军队开赴郏城,许都以南的百姓早已恐慌不安,四处逃离。但关羽现在之所以还不敢立即进攻许都,主要是顾虑我们这支队伍会切断他的后路。我们现在虽然有逃走的可能,但我们一走,黄河以南的地区就不再属于魏国了。我看还是等一等。而且洪水虽然给我们造成了不便,但也使蜀军无法顺利进攻我们,我们固守樊城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水一退去,肯定会有救兵赶来。我们就得救了!”

大家默不作声,曹仁也下不了决心。

满宠这时看出,必须坚定大家的守城信心,否则,一旦逃亡,就算不全数死于蜀军的追击之下,回到魏国也会受到军法惩处。于是就牵出自己心爱的白马,通知城内所有将士来到樊城城墙上。樊城城墙下是滚滚的洪水,大家都不明白来这里干什么。满宠令人摆出香台,拉出白马将它沉入城外的大水之中,作为祭品,对天祈祷,然后对众人说:“让我们一起对天盟誓,誓与樊城共存亡!”

曹仁被满宠的坚定信念所鼓舞,坚定地说:“好!誓与樊城共存亡!”于是全体官兵一起盟誓。顿时士气大为高涨,再也没有人提逃走的事了。

果然过了不久,洪水就退去了,曹操派出的大将徐晃带的救兵赶到,满宠带领人马奋力拼搏,里应外合,终于将关羽击退。

曹操极其赞赏满宠的赤胆忠心,进封他为安昌亭侯。

【悟在当下】临危不惧,统筹全局

在战争中,不可过多考虑一城一池的得失,但有时一城一池的得失会牵制整个战局的发展,为此就不能不慎重考虑了。平庸者为保存实力可以一走了之,但这会将自己拖入被动。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会选择固守待援,一旦将敌人击败,就会推动战役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临危不惧,赞扬的是一种勇气。作为一军统帅,只有这种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统筹全局的头脑。现代社会,要求领导能够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系统思考,身体力行,激励全体成员朝着共同的愿景努力,这势必有利于促进整个团队和组织的发展。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公子突设计破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公子突设计破敌 春秋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周朝虽存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实权,只是一具政治空壳。公元前8世纪,郑国在诸侯国中势力渐渐强盛起来。强大起来的郑国,很想在中原有所作为,进一步奠定其在诸侯中的地位,但戎人的不时侵扰,成为困扰郑国发展的障碍。 当时,在今天河北卢龙和山西交城、平陆一带,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被统称为戎人。戎人士兵在数量上虽然比中原各国要少得多,但作战勇敢,敢打敢冲,战斗力很强。他们平时以部族为单位,作战时联合成一个群体,以步兵为主,机动灵活,时聚时散,常常侵入中原。当时,由于戎人的部落位置都集…「中国古代智谋故事」石勒瞒天过海擒王浚(灵活机动,克服思维定式) 石勒瞒天过海擒王浚 石勒于312年攻占襄国后,力量大大加强,不久便被前汉昭武帝刘聪任命为散骑常侍,封上党郡公。 当时王浚任晋国的大司马、都督幽冀诸州军事,王浚在幽州骄奢淫逸,民心背离,原来依附于他的鲜卑和乌桓人也纷纷离他远去。因此石勒决心吞并王浚。 石勒打算先派使者去实地观察,于是征求右长史张宾的意见。张宾说:“王浚虽然是晋国的藩臣,但他一直在想凭借自己掌握的军权南面称帝,只是担心四海英雄不予支持。将军已经威震天下,现在您可以用最谦卑的词语、最厚重的礼物去结交他,使他对您不猜疑,然后采用奇谋妙计,他就不会防备了。”…「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邓艾灭蜀(找到缺口,功其不守) 邓艾灭蜀 魏景元四年,司马昭主持魏国朝政,准备大举讨伐蜀国。当时,蜀国国势日渐衰微,朝廷小人弄权,内政昏暗。蜀后主刘禅懦弱无能,宦官黄皓专擅朝政,唯一能抵御外敌的大将姜维恐为其所害,也不敢住在成都,长期驻兵沓中。蜀国的外围兵力不足五万,蜀国就依仗这微薄的兵力防守各险要关隘;守卫成都及其他各地的兵力也只有四万左右。 蜀国所凭倚守卫的是剑阁天险,姜维在此地驻守。司马昭原想突破剑阁,直取成都。但姜维英武过人,深知用兵之道,正面强攻恐难奏效。司马昭便打算派兵拖住姜维,同时截断其归路,使他无法回救成都。计策既定,司马昭派三路…「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孙权退曹兵(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孙权退曹兵 建安十七年,孙权做了徐州牧,把都城定在秣陵。 为了防备曹操,孙权在濡须河口修筑成一座军港,因地处濡须城,就叫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曹操果然派兵大举进攻濡须坞。孙权的水兵擅长水上作战,而曹操的北方步兵军队却很不适应水战。两军水上激战,曹军死伤惨重,被俘三千多人,落水丧命的兵士也有几千人。曹军只好马上退回营地,坚守不出。孙权指挥着手下将士包围了曹军营地,但曹操军营防守严密不易攻打。曹操军队即使在陆上战斗力比孙权的水军强,也不敢轻易出营攻击孙权的水军,两军谁也不能奈何对方,就这样僵持了一个多月。 两军相持期间…「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孙策巧取庐江(巧用“调虎离山”之计) 孙策巧取庐江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当时盘踞在长江和淮河地区的两个军阀是会稽太守孙策和庐江太守刘勋。 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而向北推进的首个障碍就是庐江太守刘勋,于是孙策就准备夺取江北庐江郡。但庐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刘勋又是一方霸主,实力雄厚,并不弱于孙策。 孙策 此时,占据庐江的军阀刘勋,由于势力强大,地理环境优越,因而也对会稽虎视眈眈的,企图吞并邻地。面对威胁,孙策召集将士,共谋良策。周瑜认为,消灭刘勋这只“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满宠沉白马誓守樊城(临危不惧,统筹全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