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臧孙子顿悟料事(细察人而不是轻信人)

臧孙子顿悟料事

春秋时期战乱频繁,强国攻打吞并弱国壮大自己的力量早已司空见惯,每个国家都在谋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力争在多国的合并中能幸存下来并发展壮大。

某年,强大的齐国攻打弱小的宋国,宋国的国君深知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挡强大的齐国的进攻,心中十分忧虑,就派具有远见卓识并且能言善辩的大臣臧孙子到南方向楚国求救,希望楚国能够出兵帮助宋国抵挡齐国的进军,度过危险。臧孙子领命后认为楚国不会帮助弱小的宋国抗齐而得罪实力强大的齐国,但是他还是存着一线希望火速赶到楚国,企图分析利害说服楚王帮助宋国抵抗齐国。他向楚王报告了齐国入侵宋国和齐兵的情况,并分析了战争的形势和楚国联合宋国抗齐的有利一面,并请求楚国出兵帮助宋国共同抗齐。没有想到楚王听了臧孙子的话没有犹豫,反而很高兴地告诉臧孙子楚国一定会营救宋国,鼓励宋国一定要尽力抗齐,楚国的救兵一定会在适合的时候帮助宋国。臧孙子随从的人看到楚王面带微笑,听到楚王这个干脆利落的回答都很高兴,感到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当即谢过楚王,兴高采烈地返回宋国,努力准备在楚国的帮助下合力抵抗齐国的进攻,保家卫国,并认为只要楚国肯出兵营救,宋国就有胜利的希望。只有臧孙子一个闷闷不乐面带忧愁的神色。

臧孙子的车夫问他说:“楚王不是答应了一定会出兵帮助我们吗?只要有楚国的帮助,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宋国就一定有胜利的希望,你为什么闷闷不乐呢?振作一些吧,相信我们能打败齐国,并壮大自己!”

臧孙子说:“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在向楚国求援之前我就考虑到这个问题,齐国是大国,而我们宋国是小国,楚王会为了营救一个弱小的宋国得罪一个强大的齐国吗?即使我有再大的辩才也无法掩盖这个事实,这是一般人都应该有的顾虑,身为楚王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因此,楚王即便是勉强答应我们的请求,也应该是面带忧虑之色才对,但是我看到楚王在回答我们的时候却面带喜色,而且回答得这么干脆利落,这些一定是做给我们看的。他可能是想要我们努力地坚持抗战,如果我们坚持抗战,齐国的损失就会很大,最终也会疲惫不堪,这样临近的楚国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因此,我看到楚王的脸色,就知道他的许诺必定是假的,楚国根本不会出兵帮助我们,因此,我很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命运担忧啊!”听了臧孙子的一席话,大家都默默无语。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臧孙子所料,当臧孙子一行回到宋国,宋国上下虽然都奋力抵抗,但是却因寡不敌众,已经丧失了五座城池,而楚国许诺的援兵却迟迟不到。

【悟在当下】细察人而不是轻信人

齐国攻打宋国,臧孙子到楚国求救,楚王面带喜色而且不假思索就答应援救宋国。随从的其他人都很高兴,但是唯有臧孙子认识到楚王面带微笑的许诺是另有所谋,并且认为楚国不会真正帮助宋国,结果事情果然如臧孙子所料。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观察别人不能仅靠对方说的话,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还要观察对方言行是否一致。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将相和(辨清利害再行动) 将相和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纷纷自立为王。七雄各占一方,其中以秦国最为强大。秦昭襄王曾设计用十五连城换和氏玉璧,实际上是要以强凌弱欺负赵国。赵国蔺相如足智多谋,舌战强秦,完璧归赵。回国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廉颇听说后怒气冲冲。回想自己连年南征北战,蔺相如只不过是凭借着口舌之辩,况且他未经过大战却官居自己之上,因此廉颇怨气冲天。 一天,有门客进来报告说:“蔺相如赴宴,街上人民高声欢呼丞相,非常荣耀啊!”廉颇闻听气往上撞,心想:何不拦住去路好好羞辱他一番。于是率领仆从来到大街上,将人马一字排开在蔺相如必经的要道上。蔺相…「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韩信计斩龙且(变劣势为优势) 韩信计斩龙且 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发兵攻下临淄,齐王田广、齐相田横乘乱逃出,派人向楚王项羽求救。 项羽思考多时,觉得还是发兵相救为好,以牵制韩信,免得他前来与刘邦会师,增加两线压力。于是,派大将龙且,副将周兰,领兵二十万东往救齐。 龙且奉命,统领大兵,日夜兼程,进入齐境,立即派人报齐王,叫他领兵前来会师。田广闻救兵已到,心中大喜,急忙整顿兵马,出高密城迎接楚军。两军合兵一处,行至潍水东岸,扎下大营。 韩信闻楚军救齐,深知龙且是个劲敌,派人报知汉王刘邦,调来曹参、灌婴两军,在潍水西岸筑塞,与对岸楚齐联军隔河相持。…「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孙策巧取庐江(巧用“调虎离山”之计) 孙策巧取庐江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当时盘踞在长江和淮河地区的两个军阀是会稽太守孙策和庐江太守刘勋。 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而向北推进的首个障碍就是庐江太守刘勋,于是孙策就准备夺取江北庐江郡。但庐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刘勋又是一方霸主,实力雄厚,并不弱于孙策。 孙策 此时,占据庐江的军阀刘勋,由于势力强大,地理环境优越,因而也对会稽虎视眈眈的,企图吞并邻地。面对威胁,孙策召集将士,共谋良策。周瑜认为,消灭刘勋这只“虎”,…「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诸葛亮以信治军(守信不失,诚信待人) 诸葛亮以信治军 魏明帝率军亲自征伐蜀国,驾车直达长安,任命司马懿为魏军主将,督领张迁的雍州、凉州劲旅30多万,秘密行军,直奔剑阁。诸葛亮当时在祁山屯兵,所带兵马只有10多万,其中有4万人因服役期满,需要退役还乡。在这关键时刻,一旦这4万人离去,本来便处于劣势的蜀军无疑将会雪上加霜。怎么办? 蜀魏两军力量悬殊极大,两军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蜀军参佐以下的人都认为敌人势力强盛,本方力量匮乏,没有一定兵力支援难以制胜。因此有的将领向诸葛亮建议:延期服役一个月,待战事结束后再让老兵们退役还乡。 诸葛亮果断地说:“我统兵作战…「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杨侃出计解城围(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杨侃出计解城围 北魏孝昌三年,雍州刺史萧宝夤占据关中反叛,自称齐帝,尚书仆射长孙稚奉命前去征讨,华阴伯杨侃随军出征,被委任为镇远将军、谏议大夫,为长孙稚的行台左丞,不久又传任通直骑散常侍。 长孙稚率军队行至弘农安营扎寨,其后召集部属商讨作战事宜。杨侃知道叛军据险守关,强攻难以奏效,主张智取。他援引旧朝战例,并为长孙稚分析军事形势。他说:“当年曹操与韩遂、马超对阵,各自据守关隘,长期相持不下,难分胜负,这并非是他们各自的才智、勇气、谋略以及算度相类似,而是因为山河险峻,地形复杂,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他们都无法施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臧孙子顿悟料事(细察人而不是轻信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