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设身处地地劝说对方)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战国时,纵横家们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口才,说服各国国君采纳自己的政见。当年的苏秦游说六国采纳自己的抗秦之策,最后身挂六国相印,显赫一时。他的弟弟苏代也成为纵横家,辗转各国。

有一次,苏代正在燕国做宾客,恰逢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王十分惊恐,因为以当时燕国的武备要抵御赵国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燕王没有办法,只能加紧调兵遣将。苏代得知情况,就自告奋勇,要替燕国当说客到赵国去劝阻这次征讨行动。燕王如获救命稻草,急忙备车准备礼物送苏代上路。

苏代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上下打点,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赵惠文王。赵王因其是苏秦的胞弟,还算礼遇,只是对于伐燕一事,似乎根本不想提及,也十分防备苏代就此游说自己放弃征讨燕国。可是苏代见到赵惠文王,行过君臣大礼之后,只字未提赵国即将伐燕的事情,反倒大谈特谈秦国现今的局势,以及它对六国的影响,尤其是赵国,位处函谷关北,与韩魏恰成一线,是秦国出关后,首当其冲的攻防线。赵惠文王渐渐听入了迷,他很想知道苏代对于这样的局面可有什么良谋妙策。可是苏代突然将话题一转,对赵惠文王说:“大王,可否听为臣讲个故事?”赵惠文王立刻诏准,于是,苏代就不紧不慢地讲起来。

“大王,这是小臣在从燕国来赵国途中,亲眼看到的。小臣途经易水时,天气十分晴朗,就看见河滩上有一只很是肥硕的蚌趴在岩石上晒太阳。可巧了,就在这时从西边飞来一只鹬,它看见河蚌张着厚实的壳,中间露出肥美鲜嫩的肉,着实是馋坏了,想也没多想,就俯冲下去啄蚌肉。河蚌感到了危险,就在鹬的长嘴捉到它的肉前,合拢结实的蚌壳,将鹬的长嘴紧紧地夹住。无论鹬怎么挣扎也摔不开蚌的钳制,最后,折腾得精疲力竭的鹬威胁河蚌说:‘要是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就这么夹着我,迟早你会被晒死!’蚌毫不示弱地回答说:‘哼,要是我今天不放你,明天也不放你,总有一天你就会被憋死!’双方都互不相让,就这么一直僵持着。这时候来了一个打鱼人,毫不费力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捉了起来。”

赵惠文王听了,觉得十分可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可是转念一想总觉得苏代讲这么个故事,肯定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开心,就马上正色,问苏代:“先生如此辛劳,在燕赵之间奔波劳碌,不会只是为给寡人讲个故事吧?”苏代急忙深施一礼说:“大王明鉴。臣之所以讲这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其中含有一比。大王,现今燕赵就好比这即将争斗不已的鹬和蚌,一个觉得有利可图,一个势必拼死自保。如果赵国强劲的兵锋真的插进燕国边境,毫无疑问会获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是,燕国地处边北,一味深入也未见得能够取得大王想要的战果;要是燕国上下一致抵御,恐怕就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到时候,一直虎视眈眈的秦国,一旦借燕赵两国死斗之际,杀出函谷关来,坐收渔人之利的非它莫属啊!”赵惠文王突然醒悟,这才惊觉自己只关注了北边的燕国,却完全忘了西边的虎狼之秦,这样看来伐燕之举的确不很高明。赵王思虑再三最终在苏代的游说下放弃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悟在当下】设身处地地劝说对方

劝服别人,最好的办法不是晓以利害,而是“设身处地”。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拿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劝说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明白对方最需要的,进而确定自己应该以什么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

苏代之所以能成功阻止赵国伐燕,就在于无论是讲寓言也好,分析时局也好,都是以有利于赵国的角度来说的,或者说,他首先是顾及了赵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得失,而后在此基础上指明燕赵的得失是一致,伐燕不如存燕。最终打消了赵王伐燕的念头。

“设身处地”不仅是为人处世的法宝,更是洞悉对手的绝招。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楚王战绞侯(抛砖引玉) 楚王战绞侯 公元前700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强攻。他向楚王献上一条“抛砖引玉”的计谋。 屈瑕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问他诱敌之法。屈瑕建议:“现在绞城已经被围困一个多月了,城中缺少薪柴,此时,我们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当他们运柴返回时,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前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背水为阵(置之死地而后生) 背水为阵 公元前205年,汉将韩信偷袭魏王豹,灭掉魏国。当年十月,汉王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继续进攻赵国。赵王赵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二十万重兵,严密防守。 赵国谋士李左车对陈余说:“韩信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真是一路威风,现在他又乘胜远征企图攻下赵国,其势锐不可当。不过,他们运送粮食需经过千里之遥,长途跋涉。现在我们井陉山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进,汉军的粮草队必定落在后面。你暂时给我三万人,从小道出击,拦截他们的武器粮草,断绝他们的供给,汉军不战死也会饿得半死。你再在这里坚守要塞,不与他们交战,…「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赵充国平羌(镇定持重,处变不惊) 赵充国平羌 汉宣帝时,西羌族与匈奴联合,侵入汉地。公元前61年春,汉宣帝任命赵充国为将,率一万多骑兵平羌。为了防止羌人阻击大军过河,赵充国命三名军校乘夜先悄悄渡河,在对岸扎营,再指挥大军依次渡河进驻。 赵充国 正在这时,突然来了数百骑羌兵围绕着汉军来回奔驰,口中还“嗷嗷”乱叫。诸将见羌兵少,纷纷请求出战,要将这些羌兵撵跑,免得其扰乱汉军渡河,但赵充国认为,汉军长途跋涉,不可追逐此敌,消灭敌人应以全歼为上,不要贪小失大。同时,他认为这些羌兵骑术高超,如果追赶,必中其诱后之计。因此,赵充国对这些羌兵的挑逗引诱置之不理,…「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满宠沉白马誓守樊城(临危不惧,统筹全局) 沉白马誓守樊城 满宠,字伯宁,汉末魏初山阳昌邑人,是魏王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手下很得力的将军。他有勇有谋,临危不惧,在多次战事紧急的情况下都不顾个人安危,奋力出战,扭转局面。 建安十三年,曹操讨伐荆州之后,任命满宠代理奋威将军。满宠在当阳屯兵,很受官兵和当地百姓的拥戴。后来东部边境受到孙权的骚扰,曹操又让满宠任汝南太守,封爵位为关内侯。这段时间满宠的政绩卓著,战果辉煌,曹操非常满意,当然更加信赖他了。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做了汉中王。立国后,汉中王刘备决意以汉王室正统的名义,进攻魏国,试图…「中国古代智谋故事」石勒瞒天过海擒王浚(灵活机动,克服思维定式) 石勒瞒天过海擒王浚 石勒于312年攻占襄国后,力量大大加强,不久便被前汉昭武帝刘聪任命为散骑常侍,封上党郡公。 当时王浚任晋国的大司马、都督幽冀诸州军事,王浚在幽州骄奢淫逸,民心背离,原来依附于他的鲜卑和乌桓人也纷纷离他远去。因此石勒决心吞并王浚。 石勒打算先派使者去实地观察,于是征求右长史张宾的意见。张宾说:“王浚虽然是晋国的藩臣,但他一直在想凭借自己掌握的军权南面称帝,只是担心四海英雄不予支持。将军已经威震天下,现在您可以用最谦卑的词语、最厚重的礼物去结交他,使他对您不猜疑,然后采用奇谋妙计,他就不会防备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设身处地地劝说对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