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刘基借画讽谏(借题发挥胜于直谏)

刘基借画讽谏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浙东名士刘基(伯温)一直避开乱世,隐居在青田老家。那里青山绿水,碧草如茵,小径通幽,茶菊多情,鸟鸣成韵。暑往寒来,春秋易变,转眼间十年光阴一晃而过,他耕读不辍,尽读天下之书,真可谓腹中学富五车、笔下文堪千古。朱元璋仰慕刘基的名气,把刘基请出了山。

刘基一出山就帮助朱元璋制定了谋夺天下的总体方略,首先摆脱了受制于韩林儿的状况走自己的路、树自己的旗、打自己的天下。接着在采石矶大败元军,然后水陆并进,攻取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紧接着养精蓄锐积蓄力量,先后击溃了张士诚和陈友谅,最后于1368年正月,在应天(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明,建年号为洪武。

刘基

朱元璋做了皇帝,对于跟随自己出生入死打江山的朋友功臣,准备大肆封赏。可是该封的人实在太多了,朱元璋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对这件大事,刘基有他自己的想法,只不过他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了借题发挥、以画讽谏的方法。

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天空碧空万里,鲜亮鲜亮的,没有一丝云彩。万物争春,桃李竞艳。刘基邀请朱元璋外出散心,忙于纷乱国事的皇帝欣然允诺。于是君臣两个扮成老书生模样,仿若是刘基出山前在西湖会友时的那副穿戴。他们就这样优哉游哉地走着,对着这满目春色陶醉不已,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热闹非凡的城隍庙前。

刚跨进庙门,只见院子里围着许多人,正在一边瞧一边议论着墙上的一幅画。两人走近一看,原来那画上画着一个大汉,头上一束一束乱蓬蓬的头发像个鸡窝,而在每一束头发上都戴着一顶式样不一、大小各异的帽子。

朱元璋不解其意,久久看着这幅画,凝神思索。刘基在一旁不动声色,其实,就是他一早安排家将在这里挂上这么一幅画,然后再由他引皇上前来观画。后来,君臣两人继续闲游,可是朱元璋很明显还在琢磨刚才那幅画的用意。就是回宫之后,朱元璋也是一夜未眠,反复思量,到底还是不得要领。第二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刘基,那幅画到底蕴藏了什么深意。刘基这才笑着说:“陛下,画这幅画的画师当真很了不起啊!他是用画来向陛下进谏,开国之后,要防止冠多发乱啊!”

“冠多发乱”的谐音就是“官多法乱”。这下朱元璋恍然大悟,点点头说:“这个画师有点意思,跟寡人打起坎坎来了。这个坎坎打得好,现在就快快拟旨,诏告天下,今后只封功臣,不封亲朋。”

刘基借画师之笔,表明了自己对当前政治的见解和意见,既不强硬难受又十分清晰透辟,使得朱元璋立时予以照准。

【悟在当下】借题发挥胜于直谏

“借题发挥”往往是由此事言彼事,这样从一个看似相关的事情着手,引出真正想要说明的问题,通过引导让人们自己去琢磨理解其中含义。人多数时候更容易接受自己得出的结论,如果一件事并不好直接言明,或是直接说出来效果不佳,就不如“借题发挥”一下,让当事人自己想明白个中的道理,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

就像刘基这样,他直接上书直谏,对朱元璋陈说利害,未尝不可,但是难免会使得刚刚坐上帝位的朱元璋心生不满,难以达到使皇帝自己明白利弊所在的效果。

这就像是在苦药外面包上的糖衣,总会让人容易接受些。现今这个时代,在待人接物上如果能多讲些艺术,就能在繁杂的事务中游刃有余。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化被动为主动)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人才辈出。庞涓、孙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相传二人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一个事魏,一个事齐,且各为其主,战场相逢,斗智斗勇。 魏惠王仿效秦孝公,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于是用重金招徕天下人才。当时有个叫庞涓的魏国人前来求见,向魏惠王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 于是庞涓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次胜仗,后来连齐国也被他打败了。从那时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庞涓便开始张狂起来,但他知道,他的同学孙膑,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远在自己之上。庞涓自觉能力不…「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兵贵神速占荥阳(速战速决,抢占有利时机) 兵贵神速占荥阳 汉景帝时,周亚夫成功地运用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使自己处于一种主动地位,顺利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三年一月,吴、楚等七国举兵谋反。吴王刘濞帐下大将田禄伯请战,欲领五万精兵西进武关,就可以直捣长安,一举成功。刘濞不从。又有少将军桓将军献计:兵进洛阳,取武库,据敖仓,占据这些地势险要的军事重地,物资充足,可攻可守,阻山带河,号令各路诸侯,举兵的大事也就可成了。刘濞仍不从,反而将数十万大兵发往梁国,欲攻取睢阳。梁王刘武闻讯,积极备战,但吴国实力雄厚,吴王早就立志反叛,准备充…「中国古代智谋故事」火烧赤壁的故事(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契机) 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以后,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曹操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就病死了。刘表的儿子刘琮听闻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 这时候,刘备在樊城驻守,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曹操闻讯,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落。 曹操占领了江陵,继续沿江向东进军,很快就要到夏口了。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紧急,我们只有向孙权求救一条路了。” 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操占领,便派鲁肃来找刘备,劝说他和孙权联合抵抗曹军。诸葛亮就跟鲁肃一起到…「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邓艾灭蜀(找到缺口,功其不守) 邓艾灭蜀 魏景元四年,司马昭主持魏国朝政,准备大举讨伐蜀国。当时,蜀国国势日渐衰微,朝廷小人弄权,内政昏暗。蜀后主刘禅懦弱无能,宦官黄皓专擅朝政,唯一能抵御外敌的大将姜维恐为其所害,也不敢住在成都,长期驻兵沓中。蜀国的外围兵力不足五万,蜀国就依仗这微薄的兵力防守各险要关隘;守卫成都及其他各地的兵力也只有四万左右。 蜀国所凭倚守卫的是剑阁天险,姜维在此地驻守。司马昭原想突破剑阁,直取成都。但姜维英武过人,深知用兵之道,正面强攻恐难奏效。司马昭便打算派兵拖住姜维,同时截断其归路,使他无法回救成都。计策既定,司马昭派三路…「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宇文泰活用兵法击败窦泰(统筹全局,兼顾其他) 宇文泰活用兵法击败窦泰 南北朝西魏文帝大统三年,东魏大丞相高欢统率东魏各路大军进攻西魏,令司徒高昂进攻商洛,窦泰向潼关逼近,高欢自己则率领大军进驻蒲阪,并在蒲阪建造了三座浮桥,摆开渡河的阵势,咄咄逼人,局势显得异常紧张。 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领的军队则驻守在广阳,他对部将们说:“敌人从三个方面来牵制我们,又建造浮桥来扬威,声称他们一定要渡过河来。其实他们的用意不过是想诱引我军在此设防,以便窦泰的军队从西面进攻罢了。我们不要被假象所蒙蔽啊!” 接着,宇文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非常自信地说:“自从高欢起兵以来,窦泰常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刘基借画讽谏(借题发挥胜于直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