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李光弼屡破史思明(计源于势,谋出于情)

李光弼屡破史思明

唐朝大将李光弼,本来是契丹人,自幼擅长骑射,参加军旅后,迅速晋升。后来与郭子仪在一起,以谋用兵,屡建奇功,为扫平安史之乱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光弼

公元759年,史思明在邺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整顿人马,向洛阳方向进攻。李光弼奉命到洛阳,洛阳的官员听到史思明的兵势很猛,有点害怕,有人主张退到潼关。李光弼认为现在双方势均力敌,若己方撤退,敌人会更加猖獗,不如把军队转移到河阳,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于是他下令把官员和老百姓全部撤出洛阳,带兵去了河阳。等史思明进入洛阳的时候,洛阳已是一座空城。史思明在洛阳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又怕李光弼偷袭,只好带兵出城,在河阳南面筑好阵地,和李光弼的唐军对峙。

李光弼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知道眼前的战事只能智取,不易力攻。他听说史思明从河北带来一千多匹战马,每天放在河边沙洲洗澡吃草,就命令部下把母马集中起来,又把小马拴在马厩里,等叛军的战马一到沙洲,就把母马放出来和敌人的战马混在一起。过了一会,母马想起小马,嘶叫着奔了回来,敌人的战马也跟着到唐军阵地来了。

史思明一下子丢了上千匹战马,气得要命,立刻命令部下集中几百条战船,从水路进攻。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的浮桥烧掉。

李光弼探听到这个消息,准备好几百支粗大的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等叛军火船驶来,几百名兵士站在浮桥上,用竹竿顶住火船。火船没法前进,被烧得一片狼藉。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炮弹攻击敌人的战船,一时间,船上的敌兵伤亡惨重。

史思明几次三番派部将进攻河阳,都被李光弼用计打退。

最后,史思明发了狠心,集中了强大兵力,派唐朝叛将周挚进攻河阳的北城,自己领一支精兵攻打南城。

早上,李光弼带领部将一起登上北城,观察敌军军情,只见敌军黑压压的一大片,正一队一队向北城逼近。唐军将领嘴上不说,心里已经慌了。李光弼看出大伙儿的心情,镇静地说:“别怕,叛军虽然多,但是队伍不整齐,看得出他们有点骄傲。你们放心,不到中午,保证能击败他们!”

接着,李光弼就命令将士分头出击。将士们虽然打得勇猛,但是敌人退了一阵,又上来了后续部队。太阳已经到了头顶上,双方还不分胜败。

李光弼又召集部将商量,观察敌军的阵势,断定西北角和东南角方向的战斗力最强。于是,李光弼马上拨出五百名骑兵,派两名将领率领,分路攻打西北角和东南角。

李光弼把留下的将士都集中起来,严肃地宣布军令,并拿了一把短刀插在靴子里,说:“打仗本来是拼死活的事。我是国家的大臣,决不死在敌人手里。你们如果不能战死在前线,我就在这儿自杀。”

将士们听了李光弼一番话,备受鼓舞,都英勇地杀上阵去。没过多久,部将郝廷玉从阵前转身奔回来,李光弼立刻派兵士带着自己的剑迎上去,要把郝廷玉就地斩首。

郝廷玉见传令的兵士要杀他,大声叫嚷起来:“我的马中了箭,并不是退却。”

传令的兵士回去报告李光弼,李光弼立刻命令给郝廷玉换上战马,重新上阵指挥作战。

李光弼看到唐军士气旺盛,就急速挥动旗帜,下令总攻,各路将士看到城头旗号,英勇地冲进敌阵,喊杀声震天动地。叛军受到猛烈的攻击,再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被唐军杀死、俘虏了一千多,还有一千多兵士被挤到水里淹死,攻北城的唐朝叛将周挚逃走了。

随后,李光弼把北城俘虏来的叛军赶到河边,正在进攻南城的史思明见此,知道周挚已经全军崩溃,不敢再战,连忙下令撤退,逃回了洛阳。

【悟在当下】计源于势,谋出于情

李光弼之所以能在和史思明的对抗中屡战屡胜,究其原因,在于他善于思考,谋略得当。他能够根据不同的形势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从而让形势按照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

领兵打仗必须用计用谋,计源于势,谋出于情,势与情,就是领兵者对客观事物的了解与认识。其实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必须培养对周围客观事物敏锐的感知和认识能力,这样才能在处理各种事务中得心应手,制定出正确的策略。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楚王战绞侯(抛砖引玉) 楚王战绞侯 公元前700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强攻。他向楚王献上一条“抛砖引玉”的计谋。 屈瑕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问他诱敌之法。屈瑕建议:“现在绞城已经被围困一个多月了,城中缺少薪柴,此时,我们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当他们运柴返回时,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前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华佗拜师(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华佗拜师 东汉末年,战乱连年,有一位悬壶济世的神医华佗。据说,他不但能医治许多疑难杂症,甚至还能起死回生。这其中自然有传说神化的成分,不过也足见这位医师医术之高。华佗自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智慧,当时他拜师学医,就是依靠了他的智慧。 当时只有七岁的华佗到一位姓蔡的医生家去拜师。行过见面礼后,华佗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静听老师的吩咐。蔡医生医术高明,前来拜师的人很多。蔡医生觉得应该收那些智力高的孩子为徒,遂决定先考考他们。于是,他把华佗叫到近前来,指着门前的桑树,提了第一个难题。 华佗 “孩子,你看到那树上最高的枝叶了吗?你有…「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处乱不惊,当机立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末年,在各路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力量,这就是刘邦和项羽的队伍。他们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朝都城咸阳,谁就在关中称王。结果,刘邦一路避开秦军主力,专走偏荒的小径。这样,刘邦没有打过几场硬仗就已经兵临咸阳。秦三世子婴没做什么反抗就投降了刘邦。于是刘邦就先占据咸阳,控制了函谷关。项羽一路上沿黄河流域进军,这是进攻关中正门的路线,一路上坚城固垒随处林立。尽管项羽数十万铁骑以摧枯拉朽的声势,攻城破寨,所向披靡,但是,连续不断的大仗硬仗,显然阻碍了项羽的行进速度。等到项羽来到函谷关前,发现早被刘邦抢了先。…「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赵奢智退秦兵(臧锋示弱,巧用智谋) 赵奢智退秦兵 公元前270年,秦军东向进攻韩国,派重兵围困阏与。阏与这个地方与赵国相邻,且距邯郸很近,所以秦军的攻势对赵国构成了直接威胁。 赵惠文王从本国安全着想,决意同秦国争夺上党地区。赵惠文王分别召集廉颇、乐乘商议,他们都认为道远险狭,难以救援韩国。赵王又召赵奢商议,赵奢认为:“阏与道远险狭,就好像两只老鼠在洞穴中争斗,勇敢的一方将胜利。”于是赵王任命赵奢为大将,率军前往阏与援救韩国。 赵奢 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做了防止赵军出兵救援的准备。他们派了一支军队,向东直插武安,形成掎角之势,牵制赵军行动。赵奢得…「中国古代智谋故事」于谦护主保京师(坚定主张,灵活应变) 于谦护主保京师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抗击瓦剌英雄,浙江钱塘人。他从小有远大的志向。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便把那幅画像挂在书桌边,并且题上词,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长大以后,他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严格执法,廉洁奉公;后来担任河南巡抚,奖励生产,救济灾荒,关心人民疾苦。后又被调到北京担任兵部侍郎。 明朝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线崩溃,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史称“土木之变”。消息传到北京,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从宫里内库捡出大量金银珍宝、绫罗绸缎,偷偷派太监带着财宝去寻找瓦剌军,想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李光弼屡破史思明(计源于势,谋出于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