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火烧庆功楼

中国民间故事:火烧庆功楼

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之后,成天总是疑神疑鬼的,担心有害他的性命,夺他的皇位。特别是那些功臣勋将、开国元老,更使他觉得可怕。偏偏这两年又碰上连年遭灾,非旱即涝!夜间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星星,从天上坠落下来。今天落了一个,明天又落了一个。朱元璋把这些都当成了不祥之兆。又有几个奸臣邪将在他面前一嘀咕,胡说什么“天象变化预示人象变化”,他就越发感到许多事情可疑可虑,朝中的功臣勋将,被他借口谋反,一批一批杀掉。他杀人越多,疑心越大。连有的大臣给他上庆贺寿,他也疑心,把人家的好话当成坏话,立即论罪杀掉了。

这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宫中,闲着无事,疑心顿起,禁不住又打了几个寒战。正在这时,忽然又有检校来报,说某某大臣又在背地发了牢骚;某某大臣又在家里邀人喝酒,聚友密会;如此等等。朱元璋一听,浑身顿时抖动了一下,心想:这些人,非得狠狠对付不可了!

朱元璋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火烧庆功楼。随即传谕下去,大意是:自从立朝以来,开国勋将,虽然各赐封爵,但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今皇业安定,天下太平,应即做准备,好好地再为他们庆贺一番。另外又传谕工部,立即着手动工,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大楼。

时光如水,不觉过去了几个月,一座富丽堂皇的楼房已经全部建造起来。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挂在楼门上。随后,他便选择吉日,举行典礼,并亲自开列了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张榜贴出。除了已加给那些功臣的封爵以外,每个人又另加了一些名号,以表示皇上的恩宠。

但是,凡事瞒不过有心人。朱元璋的精心谋划,到底被一个人看出了破绽,猜中了底细。这个人便是“再生诸葛”刘伯温。刘伯温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头,联系到朱元璋疑心重重,接连杀了好多大臣的事情,越发觉得这里面有名堂。庆功楼建好之后,他细心观察,终于发现楼房后堆了好些干柴,而且都是由检校和锦衣卫的人员亲自动手干的,心中就格外的清楚了。

刘伯温虽然看出了破绽,但既不敢劝阻,又不敢声张,他思索了一会,感到事不宜迟,便立即写了一道奏折,上呈朱元璋,借口自己年纪大了,已经无用,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见了刘伯温的奏折,本想不准,但又念他自从应征以来,确曾为自己的王功帝业出了不少好主意,于是皱了皱眉头,说:“就让他去了也罢。”随即用朱笔批了一个“准”字。

刘伯温获准还乡,便收拾细软,捆好行装,临走的时候,许多大臣都赶来欢送,他满心酸痛,强忍眼泪,不敢透出半点风声。但是,等到他看见徐达时,再也忍耐不住了,泪珠一下滚了出来。徐达心中暗想:刘丞相突然告老还乡,今日见了我,又偷偷地凄然落泪,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于是便寻个机会,悄声问道:“刘丞相,敢是出了什么事吗?”

刘伯温连忙看看左右,见没有什么人在注意他们,才吞吞吐吐地答道:“将军切莫多问!等庆功表贺那天,你只管紧紧跟着皇上,切勿离开一步,事后便知,千万要记住啊!”徐达听了,不敢再问。只好忍痛分手。

刘伯温走后,不久便到了朱元璋所选定的庆功表贺日期。这一天,庆功楼前,鼓乐喧天,爆竹震响,不一会儿,文武老臣们都来了,一个个喜笑颜开,春风满面。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来了。见了众位老臣,显得分外的亲热,又是嘘寒,又是问暖;又是夸奖,又是赞扬,满脸喜气横生。太监、侍从前来向朱元璋奏道:“酒宴已备,请皇上及众位大人入席吧。”朱元璋转脸望望窗外,窗外早有检校和锦衣卫人员打出暗号,示意已经准备就绪。朱元璋便高兴地说道:“众位爱卿,既然酒宴来了,我们就快喝酒吧。”众位老臣一听,更加高兴,随即一个个都入了座席。只有徐达站在朱元璋的近处,一步也不肯远离。

朱元璋眼看众位老臣都入了席,心中大喜,便命人将每个人的酒杯里都斟满了酒,又带头端起酒杯说:“众位爱卿伴朕多年,南征北战,功勋盖世。今日特为众位庆功,略表朝廷心意,众位可一定要好好地痛饮一番呀!”说着,高高举起酒杯:“来,我先陪众位干了。”

说罢一饮而尽。众位老臣激情满怀,便齐声欢呼道:“谢主龙恩,愿圣上万岁!万万岁!”也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朱元璋又假装高兴地说:“好!痛快!痛快!”随即命人:“快再斟酒!”酒又斟满,朱元璋又陪着大家喝了下去。三杯酒过,朱元璋站了起来,说道:“众位爱卿,恕我少陪,你们只管尽情地喝,稍迟我再来看你们。”说罢,便慢慢走出楼门。

徐达一看朱元璋走了,也连忙离开了席间,紧走几步,追了上去。

朱元璋已经下了楼梯,忽听身后有脚步声响,回头一看,见是徐达,马上吃惊地问道:“爱卿,你不在楼上喝酒,下来干什么?”徐达低声地哀求道:“万岁我主,您当真要一个不留吗?”朱元璋听了,两眼一愣,知道徐达已经发现了秘密。眼珠转了两下,轻声说道:“你既已知道,我就饶了你吧!可往后只许你知我知,如若不然,万不容你!”说罢,给徐达指了一条去路。

朱元璋和徐达走后不久,庆功楼下便着起了熊熊大火。俗话说:“干柴烈火,龙王难救。”转眼功夫,门窗都烧着了。整个一座楼房,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失火了!失火了!”正在楼里面喝酒的文武大臣都惊叫起来,一个个争着往楼门口跑去。但是大火已经封住了楼门。有的拼着命往外撞,却怎么也撞不开门。原来,楼门早被锦衣卫的人员,从外面反锁上了。不一会儿,火舌很快便从门外烧到门里。接着,楼板也烧着了,房顶也烧着了,火苗烧到了那些老臣们身上,衣服也都着了火。只见人人都像火人一般,楼上楼下,一片火海。说话之间,火势越来越猛,楼顶的木梁已被烧断,一根根断了的木梁砸了下来,一块块的瓦片落了下来,有的老臣当场被砸死过去,没被砸死的,也已被烧得半死。那些功臣元勋在火烧楼塌之下。一霎时都化为灰烬了。可怜他们刚才还在喜气洋洋地接受皇上的表贺,哪知一时之间,尽都肉销骨化,命归黄泉。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为了保住他朱家的万年江山而采取的大杀功臣的阴谋毒计呀!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民间故事」朱元璋寻访常遇春 中国民间故事:朱元璋寻访常遇春 元朝末年,连年灾荒,加上赋役多如牛毛,弄得人民痛苦不堪,怨声连连。这时,各地烽烟四起,天下已经大乱。朱元璋见元朝这样腐败,就立志把它消灭,夺取天下。有道是:“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嘛!所以,朱元璋带了军师刘伯温和武将胡大海四处奔走,暗暗寻访大将,以便时机成熟,马上动手。 一天,他们三人来到浙江嵊县境内,一走两走,来到了苍岩旁边的小江桥畔。朱元璋见桥墩里有一件黑糊糊的东西,就叫了起来:“呀!那是什么?胡大海下去把它捞起来一看:“呵,还是一只鞋呢!”刘伯温忙快步上前:“是呀!这鞋那么长,唷…「中国民间故事」周文王访贤 中国民间故事:周文王访贤 很久以前,周文王出外访贤,途经一个村庄,他觉得十分饥渴,就坐在大树下休息。正巧一位农妇手提一罐稀面糊糊经过。 文王忙问农妇:“大嫂手提稀饭,去哪里呀?” 农妇说:“丈夫在田间劳动,时已过午,去给他送饭。” 文王不觉流出了口水,他请求农妇给他些面糊充饥解渴。农妇把瓦罐递给文王。文王饥不择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顿觉精神爽快,余味无穷,觉得比皇宫里山珍海味还香甜可口。文王谢了农妇,他说:“大嫂,这稀面糊是什么粮食做的,这样好吃呢。” 农妇说:“春荒三月,青黄不接,只有芒麦成熟得早,用它救急,搭救…「中国民间故事」神笔马良智斗贪官 中国民间故事:神笔马良智斗贪官 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非常喜欢画画,可是家里很穷,没有钱买画笔。 马良到山上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马良画画进步很快,画什么像什么。可他多么盼望能有一支笔啊! 一天晚上,马良躺在床上。忽然屋里闪起一道金光,一个白胡子老头站在他面前。老头给他一支笔,说:“马良,你现在有一支笔了,去给穷人画画吧!” 马良立刻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奇怪,公鸡活了!它从墙上飞下来,“咯咯”地叫起来,原来老头儿给了…「中国民间故事」李白命名九华山 中国民间故事:李白命名九华山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九华山一名的由来,得从唐朝诗仙李白说起。 有一年初春,九子山还被积雪覆盖着。李白从秋浦经五溪,直奔青阳,他是应好友韦仲堪之邀,来游九子山的。 两人在五溪亭落座,韦仲堪连忙吩咐摆宴,为李白洗尘。李白先饮一盅,连夸好酒好酒。 韦仲堪说:“我这香酒,就是朝中大臣和州官来了也休想尝一口,是专为你精心酿造的啊!” 李白酒喝多了,话也多了,说这说那:“韦处士,此处是何处?” “九子山上流下五条溪水,在这里变成一条流入长江,所以此地叫‘五溪’。这就是五溪亭,来往行人都要在这里喝茶…「中国民间故事」康熙皇帝调解纠纷 中国民间故事:康熙皇帝调解纠纷 康熙有些武艺,且喜爱打猎,这一天,在侍卫的前呼后拥下,又来到一片森林。康熙一眼看见一只花翎野鸡,正要开弓,突然从树林中扑棱棱跑出两只小梅花鹿。康熙放下雕弓,观看那两只梅花鹿,只见惊恐的小鹿怪叫着掉头向山冈上跑去。康熙挺好奇,就率随从们催马追赶上去。 他们跑下一道冈,又上一座冈,在一片杂木林里,小鹿不见了。康熙见林中有人正争抢一只大梅花鹿,便命侍从前去探视。侍从回报:“陛下,两个乌喇贝勒各领一帮壮勇,正在争抢一只梅花母鹿,互不服气,已经厮打起来了。” 康熙率众到了近前。两伙人见旌旗伞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民间故事」火烧庆功楼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