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恭维

经常耳闻目睹一些当今家庭教育中的“怪象”,不禁使我想起当年父亲的那种不敢“恭维”的教育方式。父亲已经逝去三十多年了,我还会常常想起他。但很难找到比较美好的回忆。

从我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老头。当时他年龄并不老,可能是岁月的艰辛和生活的重担,过早地耗去了他身上所有的青春气息。

父母都是非常勤劳的人,好像人这一辈子只能为活着而活着。他们对我们兄弟姐妹要求都十分严厉,父亲从来很少同我们讲话,更不允许我们有半点懒散。

我家兄弟两人、姐妹四个,我是老五。前面三个姐姐都大我很多,已不再上学。我们较小的三个虽然当时还在上学,但那也只能算是“副业”。因为那时正流行“读书无用”论。没有学习的压力和负担,成了我童年时代唯一值得留恋的记忆。

那个时候,就连六、七岁的小学生,暑假期间都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双抢(抢种抢收)。平时放学后也总是有做不完的事在等着我们:菜地除草、割猪草、甚至拾野粪。总之,对于那个时候的小孩子们,留给我们自由玩耍的时间,真的是很少很少。

父亲脾气急躁,说一不二,连母亲都说他是“金口玉言”。兄弟姐妹们偶尔嬉戏,只要听到他的脚步声或咳嗽,就会马上停下来,各自分开去做自己的事。哥哥姐姐们都很懂事勤快,从不与父亲顶嘴,很少惹父亲生气。

然而,我偏偏是个例外。那个时候的我非常喜欢看书,而家里根本不可能给我时间看书。没办法,我只能耍点小聪明。有时假装上厕所,蹲在厕所里看一会,时间长一点脚都蹲得发麻。有时趁人不注意就躲到房子后面去看。由于光线不好,时间长了,我也因此患上了轻度近视。也算是因祸得福,六十岁的我现在还没有老花眼。因为我的种种“劣行”,我被家庭成员荣幸的评为“最懒的人”。

不仅如此,我还有一点点反叛精神。面对父亲的“金口玉言”,其他兄弟姐妹都噤若寒蝉。但我如果觉得父亲指责不合理,尽管害怕还是会小声争辩。为此还得了一个外号“翻皮子嘴”,意思是喜欢强词夺理。每次争辩的结果都出奇地相似——不被采纳。

我更是同辈中最调皮捣蛋的,确实也给父母添了不少麻烦,时不时就要有劳父亲“家法伺候”。究竟有多少次这样的特殊待遇,我无法记清,反正手指脚趾加起来肯定不够用。

小时候的我真的没有什么优点可以炫耀,就连从学校拿回家的、含金量并不高的“三好学生”奖状,都会被怀疑是不是老师搞错了。

还有更不好意思讲的,那时的我还被家人当成了“贼”!当时缺衣少食,加上又是长身体的时候,肚子经常会感到饥饿难忍,只想能找些可以吃的。

家里偶尔会有些零食,自家小孩是不能随便吃的,主要是用来待客的。母亲有时也会发发慈悲,分发一点给儿女们吃。

大家这个时候都规规矩矩、不争不抢。只有我会偷偷留意东西放哪了。在肚子饿的时候,我就会未经批准偷偷去拿些吃。虽然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都把这说成是“偷”,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只能叫拿。因为毕竟是自己家里的东西,只是趁其他人不在场偷偷地拿而已。

任何东西母亲都是有数的,少了东西肯定会要追查。每当这个时候,就会上演重复了无数次的情景剧:在场的其他兄弟姐妹,每人用一根手指指向我,然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他”。

因为寡不敌众,我每次只能坦白收场。综上种种,我成了家里受惩罚最多的一个。而且父亲的惩罚从来就不偷工减料。因此我的“荣誉称号”也升级为“好吃懒做”了。

直到现在,就算将我的脑电波调到最大功率,也很难搜索到父亲对我的表扬与认可。即使是我在劳动过程中,想出了比平时更省工省力的方法。父亲也只会板起面孔说:“你就是个懒鬼,只会打懒主意”。

由于太渴望被认可,我一厢情愿地把“只会打懒主意”,当成是父亲对我的赞许。其实我更愿意相信,父亲心中是高兴的。尽管他为了维护他的权威不愿表现出来。

父亲虽然古板,但为人十分正直。有一件小事令我印象尤为深刻。可以说是影响了我一辈子,它告诉了我该如何处世为人。

有一年的冬天,那天放学比平时晚了很多,但每天割猪草任务还得保量完成。由于当时家家户户都喂猪,猪草并是随随便便就能割到。眼见天就快要黑了,装猪草的筐子才装了一半,心中不免有些着急起来。

当我寻到一个小土丘边时,看到了一个瓜藤完全枯死的南瓜。心想这个季节还没摘回去,肯定是人家不要了。为了完成任务,于是便打起了南瓜的主意。稍作犹豫之后,便完全没有负罪感地将南瓜和猪草一起带回了家。

刚到家门口,正好碰见了从菜地收工回家的父亲。他习惯性地瞧了一眼我手中的竹筐,主要是审查我有没有偷工减料。

当他看到筐子里的南瓜时,便以最快的速度板起了面孔,粗声粗气地问道:“南瓜哪来的”。“捡的,别人不要的”,我习惯性的低声回答。

“你怎么知道是别人不要的,也许人家是忘了摘了。”可能是父亲也不敢确定别人是不是还要,因此用了一个“也许”。我在心里怪父亲小题大作,但又不敢顶嘴,毕竟我也不敢百分之百肯定,南瓜是别人不要的。

父亲见我不作声就厉声说道:“哪拿的放回哪去。”虽然知道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但我还是犹豫了一下: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再说天已经全黑了。

父亲见我没动,于是又将调门提高了几度,实际上已经是在吼了:“还不快去”。之后父亲抬头看了一下漆黑的夜空,将调门降了下来:“我陪你一起去”。“不用,我自己去”,我斗气回答道。见局势已无法扭转,我只好无奈地抱着南瓜,摸黑按原路将它放回了原处。

虽然这次未受什么皮肉之苦,但对我的触动却很大。父亲的行为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任何所得都必须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应该以不伤害他人利益为前提。也让我看到了父亲身上朴实善良、正直无私的品格。

父亲身体一直不是很好,长期患有顽固性哮喘。一旦发作呼吸都非常困难,但只要能坚持,从来就不肯多休息。任劳任怨、坚强不屈。

但看似坚强的、冷酷的父亲,其实也有着和常人一样柔软脆弱的内心。记得他有一次生病躺在床上一天没起来。由于我粗心,没去他老人家床前问候。结果被父亲叫到床前,狠狠地教训了一通。

说来也怪,虽然被训斥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我内心却没有那种现在很流行、很时尚的叛逆感。在事实面前我反而认识到,确实是我自己做得不好。并由此懂得父母也是人,也需要儿女们的关心与爱护。当时就有一种长大的感觉。特别是当自己为人父之后,更加懂得了那种大于天、重于山的无言父爱。

那个时代的家庭教育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粗暴。然而被教育出来的我们那代人,绝大多数都身心健康。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并且孝顺长辈、懂得感恩。

反观现在,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今天。“砖家”们对过去的棍棒教育全盘否定,所谓新的教育理论也是百花齐放。其结果是父母们大呼头痛、无所适从。很多孩子极度自我,毫无感恩之心,认为父母的付出更是理所当。

更令人担心的是:有的人怕苦怕累,心理脆弱,结果被并不沉重压力所压垮。有的父母甚至都产生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

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又是出在哪?我们的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是不是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

(本篇照片主要由枫叶红了、莫非等提供)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不敢恭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