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公正的底线:请永远把人当作人来看

本文核心词:人来看。

中国高考公正的底线:请永远把人当作人来看

内容提要: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考”,每增加一分的背后,都是一长排活生生的落伍者,他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不能作为政府实现“素质教育”之类目的的手段,而只能作为政府实施包括“素质教育”在内一切手段所最终指向的目的。

“国考”在即,全国关注。一个新增名词,在今年的高考新闻里开始流行:“裸考”。

名词虽然新,问题却是老生常谈。所谓“裸考”,指的是那些不能享受高考加分政策,仅凭考试成绩参与搏杀的`考生。《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的谢女士儿子班上有近50名学生,享受加分政策的却有20多个,一次能加20分,“有市三好学生干部、有二级运动员证书的、有获创造发明奖的,还有少数民族、华侨、牺牲警察的子女,爸爸妈妈是现役军人的,也能照顾提前录缺,只能“裸考”的儿子难怪会“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前一段热论“高考移民”时,高招的地域公平备受关注,竞争激烈地区的考生感叹大城市考生是“被允许吃了兴奋剂比赛”;当我们把望远镜换成显微镜时却发现,高考公正遭受的质疑在为人艳羡的小范围内同样存在,“裸考”这一新名词又应运而生。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公正性,笔者一向是不敢苟同的。教育部学生司负责人指出,加分政策的出发点是“想在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和方式上作一些探索”,是为了改变“一榜定终身”,淡化“高考指挥棒”,乃至于“改变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状”。加分政策本身能否达至这些目的,出发点和终点会否事与愿违,这里暂且不论――要我看,手段和目的完全不搭界;那么,为了实现这些目的诉求,我们是否就可以在高考分数上强施矫正,为一部分人加分而让另一部分“裸考”,然后再让他们去参加一嘲公平”的独木桥竞争呢?

显然,高考分数在这里被当成了实现目的诉求的矫正手段,而不是被当成高考公正这一崇高目的本身的有机组成。我们知道,高考分数面对的是“人”,而且不是“抽象的人”,是“具体的人”。这就决定了高考公平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资源的占有和分配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问题;不仅是教育学问题,更是一个伦理学问题。而“永远把人当人看”的康德式信条正是这一伦理学问题的底座和基点。

“永远把人类(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他人)当作一种目的而绝不是一种手段来对待”――康德“永远把人当人看”的核心价值正在于:人只能是手段所要实现的目的,不能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这,同样是高考公正的底线。

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考”,每增加一分的背后,都是一长排活生生的落伍者,他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不能作为政府实现“素质教育”之类目的的手段,而只能作为政府实施包括“素质教育”在内一切手段所最终指向的目的。高考加分政策如此,高招地域公平问题同样应该这样理解。

伏尔泰说,公正是自然法的基本要求,是普天之下都认为如此,它既不使别人痛苦,也不是以别人的痛苦使自己快乐。如果我们

[1] [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高考公正的底线:请永远把人当作人来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