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

本文核心词:鄱阳湖水战。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在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目录背景过程背景

 至正十七年( 1357年 )九月,陈友谅袭杀 倪文俊 ,自称宣慰使,以 邹普胜 为太师, 张必先 为丞相,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迎徐寿辉迁都 江州 (治今江西九江)。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建都江州,国号汉,年号大义。至正二十年( 1360年 ),陈友谅东伐 朱元璋 ,并在途中杀 徐寿辉 ,自立为大汉皇帝。陈冲破朱元璋 长江 太平防线,兵临集庆(今南京)城下。陈朱双方在集庆城西北的 龙湾 展开恶战,不巧江水落潮,百艘巨舰搁浅,陈友谅大败,逃走江州(九江)。至正二十三年( 1363年 )四月,陈友谅再出兵进围攻江西洪都(今 南昌 ),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陈友谅还动用水陆两栖作战,水船使用高大但是迟缓的 楼船 ,却围攻洪都不下(守将是朱元璋侄儿 朱文正 将军),朱元璋在七月亲率20万人救洪都,出身原 元军 水师叛军的陈友谅于是撤围,在中国最大 淡水湖 鄱阳湖 选择所擅长水战迎战朱元璋。

过程

起因

 元朝末期,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公元1351年 刘福通 领导的 红巾军高举义旗 ,各地群起响应。 江南 地区,徐寿辉起兵蕲、黄(今湖北蕲水、黄冈一带),攻占 武昌 ,继取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公元1360年,部将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称皇帝,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公元1362年,徐寿辉的另一部将 明玉珍 在四川称帝,控制了四川。此外,还有方国珍起义于庆元(今浙江宁波),控制了 浙东 地区。张士诚起兵 江北 ,控制了 长江三角洲 。公元1352年, 郭子兴 起义占据濠州(今 安徽 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他 采纳 刘基 等人的建议,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陵(今江苏南京),以此为基地,平定江南,最后攻灭元朝,夺取北方,统一全国。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朱元璋在得到 巢湖 水寨首领廖永安、 俞通海 率战舰千艘投诚后,渡过长江,攻占太平(今安徽 当涂 )。次年,又率水陆大军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取得了一个战略基地,实现了第一步战略计划。此后数年,由于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在北方牵制了大量元朝兵力,朱元璋得以先后攻占苏南、皖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并开始东与张士诚、方国珍,西与陈友谅的势力相接触。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实现第二步战略计划,势必同他们特别是同陈友谅进行激烈的争夺。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 安庆 、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力量强大,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因此,陈友谅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必将是争夺南部中国的战略决战。

战前准备

 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认为张士诚专意保守现有地区,不足为虑;而陈友谅正在扩张势力,又轻骄喜功。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全力来救,将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因此,决定集中主力先打陈友谅,而对张士诚则采取守势,控制 江阴 、常州、宜兴、长兴、 吉安 等战略要点,阻止 张军 向西发展,并拉拢方国珍,借以牵制张士诚,稳定侧后,减少东顾之忧。正当朱元璋准备攻打陈友谅之际,陈友谅也在积极筹划消灭朱元璋。

朱元璋诱陈友谅

 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初一,陈友谅率水军10万越过朱军占据的池州(今安徽 贵池 ),攻占太平,夺取采石,并派人和张士诚联系,企图上下夹击,一举吞灭朱 元璋。朱元璋决定利用应天城池坚固、地形复杂的有利条件,防止张士诚乘机袭击、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又针对陈友谅求战心切、骄傲轻敌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针,诱使 陈军 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 新河 ,舍舟登岸,以扬己之长,迫使陈军舍长用短。为了诱使陈军速来,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友、元朝降将 康茂才 写信向陈友谅诈降,表示愿为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会合,以呼“老康”为暗号。与此同时,朱元璋根据应天的地形条件作了如下部署: 常遇春 等率兵3万埋伏于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侧; 徐达 等率兵列阵于南门外; 赵德胜 率兵横跨新河(今南京城西南)驻虎口城; 杨Z 驻兵大胜港(今南京城西南15里); 张德胜 等率水师出龙江关(今南京兴中门外);朱元璋自率主力埋伏于卢龙山(今南京 狮子山 )。并派 胡大海 自婺州、 衢州 率兵西攻 信州 (今江西 上饶 ),威胁陈友谅侧后,进行牵制。 急躁、轻敌的陈友谅接到康茂才的信后,信以为真,不待张士诚答复,便于五月初十率军自采石进抵大胜港。待到江东桥连呼“老康”不应,方知受骗,仓促派万人登陆立栅。

突然袭击

 朱元璋看到陈军进入伏击圈,乘其登岸立足未稳之际,发出信号,伏兵四起,水陆夹击,陈军大乱,争相登舟而逃。时值退潮,陈军巨舰搁浅,士卒被杀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2万余人被俘。陈友谅遗弃巨舰100余艘,乘小舟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朱元璋挥军乘胜追击,夺回安庆、太平,又继续取得信州、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陈友谅自应天之战失败后,内部矛盾激化,朱元璋乘其内顾不暇,不断向西推进,仅仅一年间,就攻占了蕲州、 黄州 、兴国、 黄梅 、广济、乐平、抚州等地,收编龙兴(即洪都,今南昌)守军,连下瑞州、吉安和 临江 (今江西清江西),实力大大增强,控制区迅速扩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鄱阳湖之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