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本文核心词:内部控制管理。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摘 要】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本文第一部分从内部控制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出内部控制是企业全员参与的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控制。第二部分阐明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则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介绍了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制度 管理措施

1.企业内部控制定义

我国2008年6月28日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从上述定义可知,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方法;内部控制的主体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这就将内部控制的主体界定在了企业的全部人员范围上,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部分人。

2.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2.1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

目前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的内部牵制阶段或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有些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真正内涵,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只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看作是一堆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并没有付诸实施。

(2)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必须建立一个从计划、执行到控制、监督的整体框架。实际上,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控制,不能做到各个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相互监督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有些企业仍然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没有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偏重事后改进而往往忽略事前预防控制。

②在资产控制上,只注重钱财物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从而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地发挥控制作用。

③在检查、考核和奖惩力度上,没有设立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3)内部控制实施缺乏有效性

从目前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来看,大多数企业都会按照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执行却存在明显的漏洞,如无人监督和难以落到实处,造成有章不循、有制度不依、处罚不严的局面,使单位内控制度被明显弱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这势必导致公司管理无序和运行低效,难以确保内部控制质量。

(4)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低

①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凭经验办事。

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系统的管理制度来指导员工如何行动,往往依靠经验办事。部分企业虽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全部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操作环节。

②管理者科学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部分企业的经理和员工对内控制度认识上存在偏差,认识不到内控制度的重要作用,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有的企业管理层在制定企业目标时,忽略了以客户需要为核心、企业才能持续生存的规律,把赚钱获利当作企业的根本和全部目的。

2.2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形成原因

(1)公司治理不完善

目前有的企业仍没有形成“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很多公司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在实际管理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严重弱化,没有从根本上建立适合内部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

(2)没有形成实施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

内部环境方面,部分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机构重叠,职责不明确,纵、横向的信息沟通不畅;要么没有内部审计部门,要么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相对独立性。外部环境方面,虽然有政府和社会双重监督机制,但由于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管理分散、缺乏信息沟通,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3)管理层不够重视和员工意识淡薄

很多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只重视市场,对内部控制不熟悉也不重视。近几年,较多企业领导者开始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仍然有限。从企业员工的角度,有人认为实行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员工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更有人认为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更便于营私舞弊。这些都是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3.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

3.1抓好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文环境建设和组织保障

一是要领导重视。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最重要的在于领导层的态度。因此,企业领导人应当亲自组织内部控制建设,并坚持按章办事、以身作则,企业其他人员才会在领导的影响下自觉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执行。这样,内部控制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真正产生作用。

二是要提高员工内部控制方面的意识和素质。员工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企业要通过组织企业员工培训学习、研讨交流等方式,切实提升员工的职业化水平。并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文件、手册、制度的简单组合,而是要落实到企业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内部控制不仅是管理、财务和审计人员的责任,更是全体经营业务人员的共同责任。

三是要优化组织机构及职责。企业首先要按照职责明确、程序定位、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原则以及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合理设置组织结构,界定各部门职责和授权管理权限,再将各职能部门业务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然后按岗位确定每个人的具体任务,从而明确企业所有员工的责任与权限。   3.2加强风险甄别,抓好制度建设

一是要做好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控制。企业运行始终伴随来自于行业、市场、筹资、投资等各种经营风险,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面临的这些风险,在正视风险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寻求对风险的最佳控制。利用各种科学的风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识别和分析,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和方案,对风险加以控制,降低其带给企业的不良后果。

二是要抓好制度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形式就是制度控制。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全面做好制度设计,确保控制制度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和人财物各方面,并根据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实行区别授权,并加强授权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和信息反馈,根据经营管理业绩、风险状况和授权制度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授权,以保证运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3.3抓好信息管理建设,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应建立集团化、一体化、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应与企业的经营全过程相契合,同时将内部控制的理念、流程与信息管理统一起来,通过信息的传递、处置,使内部控制扩展到对企业经济业务的预测、管理、监控、考核、分析等多方面,实现控制活动、信息管理和业务处理的一体化,实现最高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收集和传递、最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控制修正。

3.4加强企业内外部监督,定期做好内部控制运行评价

有了良好的制度设计,还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内控运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偏,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受控运行。

内部控制体系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应在企业内部建立三级监督机制。第一级是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第二级是财务部门的监督,第三级是设立地位独立、具有监管权威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需要注意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加强外部环境监督,以监督和检查内部控制的实施,评估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针对所发现的控制盲点、弱点以及由于运营环境、经营战略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原有内部控制失效的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2009年7月1日实施

[3]梁悠.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大众商务.2010第109期

[4]顾艳.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审计与研究.2007(6)

(作者单位:广东天华华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