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的老教案:石钟山记

本文核心词:石钟山记教案。

幸存的老教案:石钟山记

第101-104课时石钟山记

教学目的:

一.积累词语:

1.实词:临鸣扣适向识考

2.一词多义:鼓殆何莫发

3.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舟行目见耳闻臆断侧立;

名词作动词:名

使动:鸣

二.学习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006年12月11日

一.导入课文

寻山问津治郦学

二.作者简介

北宋文坛最豪放的词家,最浪漫的诗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苏轼,作为苏门之子,与父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作为重情丈夫,一首《江城子》令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中秋大醉怀子由的《水调歌头》将手足之情推向极致;作为父亲,今天我们所学的《石钟山记》透露出了”苏轼教子”的现代气息。

三.解题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

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四.主旨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五.第1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作者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第2段: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

第3段大意: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一、分析第一段(质疑)

⒈齐读,思考

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为什么对二人的说法提出质疑?明确:

二人说法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

郦说

(水石相搏发声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

(石头发音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⒉探讨

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为什么?

明确:①对郦说:客观记叙,没有轻率的判断其是非;②对李说:强调对其说法的否定。

第二课时

2006年12月12日

二、析第二段(解疑)

1.苏轼对两人的观点都持”疑”,那么,”中华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呢?苏轼是用什么手段来解”疑”的呢?明确:实地考察

2.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明确:

白天:寺僧演示??笑(嘲讽)

两个阶段暮夜:夜泊绝壁??笑(自得)

3.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有什么作用?明确:

①大石??比喻绘形

栖鹘??直接绘声>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

鹳鹤??比喻拟声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4.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明确:

水石相搏说声源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噌迫缰庸牟痪

风水-中流之大石有?坎镗?之声

⑴还是与声音有关。

第一种声音是”噌迫缰庸牟痪”。

第二种声音是”?坎镗?之声”。

⑵还与史料中记载的歌钟有关

周景王的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参看教材注释)

※思考:如果不写石钟山的命名与史料中记载的歌钟有关,好不好?[提示:若是其他声音,就不能取名为石钟山了。与歌钟有关,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前面我们已经明确,这篇课文不重记游,而重哲理。那么,文中有没有记游的内容?如果有,起什么作用?

明确:有。苏轼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属记游内容。

[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关内容]

此段景物描写,给苏轼父子、给读者的感觉都是阴森恐怖的。[石钟山的景色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非吓跑游玩者不可。]这就说明,夜泊绝壁之下是要有胆量和勇气的,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这也照应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一句。

5.这一段有两处写到作者的”笑”,这两次”笑”表达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明确: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6.小结:这一段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清・刘大评:”(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第三课时

2006年12月13日

一、析第三段(感想)

1.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明确:

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②郦道元??看法相同→言之不详(“叹”之”简”)

士大夫??不肯夜泊绝壁下→莫能知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所以不传

陋者(李渤)??考击以求→以为得其实(“笑”之”陋”)

2.探讨:

李渤真的可笑吗?明确:

不应该,因为他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所以苏轼嘲笑他不对。如果这样,后人同样也可嘲笑苏轼,因为他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3.结论

苏轼通过实地考察,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发出一些感慨:

明确: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而笑李渤之陋也。”–三”笑”

质疑:苏轼不轻信他人的意见,能够实地考察,这种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但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解说就是绝对正确的吗?

二.讲解《创新设计》之”基础演练”部分;

解疑:也不是绝对正确的。

参考材料:

①参看教材注释①。

②参看教材103页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③参看明代罗洪先《石钟山记》一文。

④参看涂宗涛《巴峡・石钟山》一文。

⑤参看鞠继武、潘风英《湖口石钟山》一文。

⑥参看章志彪《石钟山的’钟声’的考察》一文。

思考:石钟山得名由来探讨的启示

“目见耳闻”之我见

⒉小结

苏轼通过记述游踪,实地考察,用事实反驳了两种关于石钟山取名的说法,并在第三自然段得出主旨–不要凭主观臆断事物的有无。清・方苞评:”坡公第一首记文”。

第四课时

2006年12月20日

一.听写:

◇注音:

1.钟磬穴罅无射汝识之乎澎湃

◇释义

2.下临深潭3.访其遗踪4.桴止响腾5.赴饶之德兴尉6.心动欲还

7.舟回至两山间

8.如乐作焉

9.虽知而不能言

10.自以为得其实

◇译句

11.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1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3.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填空

14.余于仆碑,,,何可胜道也哉?

15.有如此之势,,,以趋于亡。

二.讲解《创新设计》之”创新迁移&感受高考”部分

附:《记旧本韩文后》译文:

我年青时家住汉东郡。汉东偏僻落后,没有学问渊博的人,我家又穷,没有藏书。州城南部有一姓李的大户人家,他儿子尧辅相当好学,我少年时代经常左他家游玩。有次看见一只破竹筐装着旧书放在墙壁间,打开翻阅,得到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次序很乱。我便求李家送给我,拿回家中。读时,发现它的言论深刻,扎实、宏伟、宽广。但我还年轻,不能全部懂得它的含义,只觉得它浩大无边,非常可爱。当时,天下人都学习杨亿、刘筠的文章,号称”时文”。能写时文的人,可以得到功名,获取名声,被世上的人夸耀称赞。从来没有人称道韩文。我也正在努力于考取进士,重点钻研礼部所规定的诗赋程式。十七岁那年,在随州应试,被主考官除名。于是取所藏的韩愈文集再读,长叹说:”求学的人应该达到这个境界才停止!”因而责怪当时人不称道韩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幸存的老教案:石钟山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