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事厅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本文核心词:甘孜州人事局。

市人事厅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20**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国家人事部、中央编办的指导下,全省人事编制系统干部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全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四川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理顺体制,扎实推进各类改革

  (一)全力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针对20**年开展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涉及面更宽、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实际情况,在全国工作会议召开后,及时提出了我省的贯彻意见,成立了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先后深入13个市(州)、10个省级部门开展调研和工资套改测算、数据分析工作,召开了6次座谈会听取 11个市(州)、14个省级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我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和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等4个贯彻实施意见以及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经人事部、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批准后,及时召开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暨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实施工作会进行部署,并相继对各市州和省级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关同志进行了轮训。目前,省级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套改和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省属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各市(州)的工改工作方案都已进入报批阶段,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将于2007年春节前基本结束。

  (二)全面推进

  1.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行以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目前,全省事业单位和人员推行聘用制管理分别达到90%和90.3%。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督促指导和政策研究,重点开展了分类管理、科学设岗、竞争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等工作。出台了《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和《关于四川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实施细则》,对全省事业单位特别是省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进行了规范;制发了《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工作问题解答意见(三)》;编订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文件选编》;制定了《关于使用“人员控制数”人员人事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事业单位使用“人员控制数” 的招聘、计划和工资基金管理、流动等人事管理政策。

  2.探索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功能和财政支持力度的情况,在绵阳、自贡等市进行了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对有条件的事业单位,积极试行工资总额包干的办法;对经费自筹的事业单位,探索试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正式启动了省属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包干工作,先后对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省专用通信局、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等单位的2006年包干工资总额进行了核定。

  3.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出台了《四川省农业技术称号评定暂行办法》,解决了有突出贡献的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中国人事报》对此作了宣传报道并专门发表短评;出台了《四川省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上岗资格制度暂行办法》,将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纳入了法制化管理。全年办理了120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审批手续,加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发放和监管,对社会一些机构假冒评审职称乱收费的问题进行了查处。通过举办全省职称工作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了对职称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三)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

  1.积极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研究制定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意见,在德阳、双流等2市5县开展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改革,一方面,进一步转变了乡镇政府职能,提高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可靠的体制保障。另一方面,初步实现了精简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目的。试点市县共撤并乡镇42个,精减乡镇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2237个,精简行政、事业编制5533名,减少领导职数 933名,分流人员5479人,清退临时人员1952人。同时,宜宾、南充等地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开展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修改完善了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

  2.稳慎推进。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开展了省属事业单位的全面清理和部分单位的调整试点工作,已初步清理统计省属事业单位1519家,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事业单位的清理调整工作,为推进事业单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研究提出了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事业单位的界定办法。制定了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编制标准,开展了与卫生、水管、地勘、文化等体制改革有关的调研和改革工作。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工作。登记在册的事业单位年检率达95.5%,突破了11年来我省事业单位年检的最高点。

  3.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围绕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核定了市县卫生执法监督机构人员编制,调整了国土资源监督管理职能,规范和明确了基层国土所的性质、设置条件和编制标准。开展了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动物防疫监察执法体系建设意见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

  4.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及监督检查。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在全省范围开展了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共清理出各类违规领取财政经费人员37302 人,每年可减少财政支出6404万元。严格执行四川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在省级党政群机关实施了机构编制管理证(卡)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机构编制管理。制定了“12310”举报电话受理工作暂行办法,认真办理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投诉举报。切实贯彻中央关于未来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的指示精神,全面开展了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配合实施,对“四种情况”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核定下达了新增行政及政法专项编制。组织开发了机构编制管理软件系统,为建立组织、人事、编制和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二、促进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1.积极稳妥地实施。把实施作为2006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开展学习、培训和宣传等工作。加强调研,提出了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制定了《四川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方案的意见》,选取了7个省级机关和市(州)以下机关作为试点单位开展了登记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先后于9月和10月召开了公务员登记工作会议,分别对省级机关和市(州)及以下机关的公务员登记工作进行了部署。为确保实施工作取得实效,联合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制定了《关于实施的四条禁止性规定》,对公务员登记、职务与级别确定、工资套改等工作的纪律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省实施各项工作按计划平稳顺利推进,公务员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

  2.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出台了《四川省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细则(试行)》、《四川省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开展了录用考试科学化研究,不断提高考录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通过考试,2006年全年共录用公务员3817名,已对拟于2007年录用到省级机关的报考人员组织了笔试,预计录用814名。积极指导甘孜州等地开展清理和整顿工作,重点清理违反“凡进必考”原则和有关政策规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巩固“三项清理”成果,为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认真落实《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加强了对省级部门开展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的指导工作。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共任免178人次,办理转调任和公招入户269人。

  3.全面开展公务员培训和人事干部轮训。制订了《四川省公务员教育培训规划》和《四川省人事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制发了《四川省短期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培训班审批和收费管理。组织全省公务员进行了《》的培训和考试,全省近29万名县(处)级及以下公务员参加了培训和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达100%。完成公务员调训、培训主体班13期,共400多人参训。组织了“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政府公共管理”等公共管理项目,分赴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新加坡、芬兰诸国接受培训。

  (二)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1.专业技术人才政策不断创新。会同省委组织部代省委、省政府拟定了《关于实施“天府英才工程”的意见》,拟定了《关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发展的意见》,从政策上营造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使用、引进的良好环境。修订了我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推荐选拔管理办法,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和工作在第一线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纳入选拔范围,突出了成果转化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由我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等13家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理顺了工作体制。起草了《关于加强我省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未来五年我省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培养体系和制度建设。下发了《关于成立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团队的通知》,组建了16个优势产业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聘任了155名科技特派员。

  2.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扎实推进。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了第七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64人,会同省委组织部等8部门批准了第七批后备人选286人。完成了 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推荐选拔工作,人事部等7部委批准了我省陈井安等4名同志为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各地各部门推荐497名2006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人选的基础上,遴选了推荐人选70名报人事部审批。在各地各部门推荐787名2006年度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人选的基础上,遴选了200名人选报省委审批。推荐上报的省农科院郑家奎研究员作为全国50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受到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科技部的隆重表彰。开展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试点以及招收研究人员进出站等工作,人事部批准了我省铁二院、南车集团、川威集团、中橡集团、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等5个单位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厅还批准了成都卷烟厂等9个单位开展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试点,并为248人办理了博士后进出站手续。拓展了博士后服务工作,草拟了《四川省博士后联谊会建设方案》、《四川省博士后联谊会筹委会筹建方案》、《博士后服务工作的情况通报》和《博士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隆重召开了四川省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工作暨表彰大会,张中伟等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表彰了60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优秀博士后人员,成立了四川省留学人员联谊会,极大地调动了全省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投身经济建设、服务工业强省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加大。起草了《2006―2010年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将相关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纳入了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并作为重点项目加以实施。建立了我省实施“653工程”的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了贯彻落实 “653工程”有关工作,已会同省农业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公安厅印发了相关实施办法。加强了对《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

  4.专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平台正在形成。草拟了《四川省人事厅关于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四川省专家服务基地管理办法》,对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机制、申报程序以及人事部门、智力需求单位和专家在基地建设中的责、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以“两个服务”为指针,采取政府引导、人事部门搭台的方式,与XX市政府共建专家服务基地。与成都医学院共建了我省第一个以人才培养为首要目标的专家服务基地。会同XX市人事局在7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14个重点镇建立了专家服务(示范)基地,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共建了农村发展急需的规划、建筑、环保、农业等专业的100名专家组成的咨询服务团。

  5.引智项目的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四川”的工作大局,全年实施引进国外人才项目131 项,聘请外国专家183人,推广引智成果33项。通过支持一批企事业单位聘请国外技术、管理专家来川进行技术指导和合作研究,或派遣技术、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引进国外智力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已转化为商品或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产业化,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如,自贡硬质合金公司通过聘请美国、日本、瑞典、俄罗斯、韩国等国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今年出口创汇将突破7000万美元;绵阳凯路微电子有限公司从美国硅谷聘请13位专家来川指导,成功开发出世界一流水平的xpm-rfid新型不挥发存储器芯片,今年将把芯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400万元,年销售产值可达6804万元;西昌明日风园艺有限公司通过聘请荷兰、法国、土耳其的油用玫瑰种苗繁殖、栽培管理、玫瑰精油提取设备及技术专家指导,成功生产出高质量的玫瑰油,今年出口创汇可达160万美元。

  6.外国专家管理工作职能得到拓宽。自20**年4月我厅新增了外国专家来川工作的资格认证和管理等职能、我省的引智行政许可工作实现了由省外专局统一归口管理后,周到细致地做好外国专家来川的各项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初审了几十所学校和培训机构的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申请,新增31所取得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教育机构。在外国专家来川认证管理方面,迄今共审批发放外国专家证532本、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183份。与ses、ecti、 matat、asep等外国专家组织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经省政府批准,对在省疾控中心工作的新西兰专家大伟赫斯先生等5位外国专家授予了 20**年“四川金顶奖”。

  (三)开发农村人才资源,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人事人才工作全面融入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大局。在20**年《关于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意见》出台后,牵头组建了省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构建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探索城市人才反哺新农村建设,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和“城市人才服务新农村”战略,编制了《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规划》。加强调研和指导,摸清了我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我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近50万人,生产能手25万余人。目前,全省已有34万余名农村人才获得了农民技术职称,获得省部级表彰的“全国农村优秀人才”6名,“全省农村优秀人才”53名,农村人才作用的发挥带动了全省223万农民脱贫致富,全省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整体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四)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合理流动

  1.加强了人才规划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编制了《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目前已经省政府批转作为全省十四个重点专项规划进行贯彻落实。形成了《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基础性课题研究成果汇编》和《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全局性材料与部门建议汇编》等规划成果。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工业强省和做大做强旅游业的战略部署,会同省经委、省旅游局编制了《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和《四川省旅游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形成了人才需求目录指标体系。

  2.改进了人员计划管理。制定了《关于2006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计划管理的指导意见》。编制下达2006年度省级直属事业单位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指导计划,加强了全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统计、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才资源统计年报工作和年报数据信息摘编工作,工资统计工作获得人事部表彰。

  3.加快了人才市场建设。制定了《加强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试行意见》,对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提出了“坚持管办分离,实现政事分开”等六项基本原则。在与XX市政府共建“四川攀西人才市场”的基础上,2006年与XX市政府共建了我省第二个区域性人才市场 ――“川南人才市场”。该市场紧紧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向家坝水电工程开展川滇黔区域人才合作,初步形成了泛金沙江流域人才一体化合作格局。为进一步提高全省人才市场的建设、管理、经营和服务水平,规范人才中介服务行业行为,制定出台了《四川省r级人才市场认定办法 (试行)》。此举开全国人才中介行业之先河。省人才市场今年共举办现场招聘会74场,接待单位2514家,个人101937人次,达成就业协议13590 人次,为1699名高校毕业生办理了入户手续,引进各类人才170多名。

  4.促进了人才合理流动。草拟了《四川省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流动管理暂行办法》,便于今后为省政府直属事企业单位、中央在川有关单位人员流动和入户认定工作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共为在蓉的省属事业单位、中央驻川有关单位和省属重点骨干企业引进的 9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理了调(流)动和入户认证手续。审查同意与我厅新建人事工作关系4家。三州内调安置工作如期超额完成。继续做好人才派遣工作,人事代理服务水平得到了新提升。

  5.助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建立了四川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四川省组织高校毕业生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以“烛光计划”、“天使计划”、“支农计划”、“扶贫计划”为载体,在全省实施“三支一扶”招募工作。全省完成首批省、市项目共2432名志愿者(省项目348名)的招募、培训和出征工作。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细则》,计划为全省民族地区招募高校毕业生2358人。组织全省人事系统开展了“第四届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和“四川省第二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服务月期间,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宣传活动,组织全省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开展了33场毕业生公益性招聘会。

  6.创新了人事考试工作。全年组织了111项专业技术资格、执(职)业资格和录用考试,参考人数达59.6万人次。出台了《四川省人事考试工作综合目标管理体系(试行)》和《四川省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进一步规范了考试工作程序。实行考生考前查验试卷密封签名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试题库,完善考生减免政策,研发了《四川省通用人事考试平台》,在全国均属首创。尤其是为了加强对评卷工作的监督,我们在全省公招公务员的阅卷工作中,专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考生代表和新闻媒体参观、检查评卷现场,主动接受监督,受到各方好评。

  三、维护稳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一)妥善做好军转安置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二)认真做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

  围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目前,全省21个市(州)、165个县(市、区)已建立仲裁机构。注重从高校、律师事务所、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组织、社会团体中选拔仲裁人员,在全省建立了一支基本适应工作的仲裁员队伍。同时,加大案件受理力度,争取了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主动权。召开首届全省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并对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三)继续做好人事信访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健全完善了信访接待制度、信访督办制度和厅领导接待日制度,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厅长信箱和各处室的交流信箱,初步实现了全省人事信访工作信息化。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下大力气抓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群访、集访案件的督查和处理,消解了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锐意创新,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年初,厅党组向全省人事编制部门提出了“人事编制部门要坚持走创新的路,干创新的工作,建创新的部门,做创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全省人事编制干部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开展人事编制各项工作。

  (一)着力加强能力建设

  1.组织开展第五次处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和干部交流工作。研究拟定了《省人事厅第五次处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实施方案》,有28人报名参与竞争。通过资格审查、民主推荐、笔试、面试(个人陈述)、民主测评、差额考察、党组酝酿票决、任前公示,7位同志走上处级领导岗位,调整充实了处室和事业单位中层班子。我厅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为省级机关实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实施了处级干部在厅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共有8人在厅内部轮岗交流。创新形式,从基层选调8名年轻干部,给厅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

  2.注重加强人事编制干部能力培训。先后6次聘请四川大学等大学教授授课,有533人次参加了社会化选学。邀请了省委党校、省法制办同志对全厅同志讲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依法行政知识。举办了厅青年干部学习座谈会,增进了思想交流,提高了教育实效。

  (二)着力加强法治建设

  在总结表彰“四五”普法工作的基础上,制发了《四川省人事编制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专门召开全省人事编制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四五”普法工作经验,表彰“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全省人事编制系统“五五”普法工作。继续规范了集中受理的行政审批项目,统一制作了人才中介服务组织设立许可等行政审批项目的办事指南。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按照省委、省政府“政府上网工程”的部署和要求,及时提供“四川省政府门户外网”涉及我厅的内容,加快了人事编制部门的网站建设。出台了《关于全省人事编制部门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作为先进单位在全国人事政务公开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与省电台联合举办了两期“阳光政务热线”活动,社会反响良好。

  (三)着力加强作风建设

  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认真领会中纪委、省纪委六次全会、人事部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精神,拟定了《四川省人事厅(编办)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建设。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深化“党员先锋”工程与“三为民”活动结合起来。继续坚持定点联系基层制度,从提供引智项目、干部锻炼、工作经费等多方面为定点联系的XX市北川县提供了支助。

  此外,着力加强人事信息、调研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提升了人事编制部门的形象。坚持新闻发布会制度,围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上岗资格制度、推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和《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等工作,举办了3次新闻发布会。组织了四川省第一届人事人才调研成果奖评选活动,汇编了《四川省人事人才工作研究文选》。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和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管理调研,并形成了相关调研成果。开展了人事人才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征文和理论研讨活动,《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等5篇文章入选四川行政管理学会编辑的《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事编制系统政务信息工作的意见》,编辑《四川人事信息》21期,《人事调研》12期,《四川机构编制》12期,积极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坚持上门约访制度,由厅领导带队深入市(州)和有关部门,就社会关注度高的公务员招录、高校毕业生就业、、乡镇机构改革等问题与代表、委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收到了良好成效。《人民日报》对我厅开展的上门约访工作进行了报道。今年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受到了省政府和省政协提案委的多次好评,被评为“2003―2006年度提案办理先进单位”。

  回顾20**年的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经过全体人事编制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张学忠、张中伟、陶武先、蒋巨峰等省领导和尹蔚民、何宪等国家人事部领导都先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目前,我厅已连续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省政府授予“行政执法责任制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宣部、司法部评为“全国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空前重视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所取得的成绩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在2007年的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以及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更好地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市人事厅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