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

本文核心词:嘉峪关在哪个省。

嘉峪关

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嘉峪关关城1961年(辛丑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公布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65年以关名建市。

目录基本介绍建筑群体历史沿革防御体系收缩展开基本介绍

嘉峪关是长城的西端起点,坐标为东经98°17′、北纬39°47′,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现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建筑群体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截至2010年,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 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

历史沿革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4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关城始建于1372年(壬子年)(明洪武五年)。

防御体系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甘肃省嘉峪关市

嘉峪关(甘肃省嘉峪关市)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距省会兰州776千米;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1965年建市,截止2014年,全市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0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23万人,城市化率91%。

目录位置疆域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人口收缩展开位置疆域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8°17′,北纬39°47′。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行政区划

嘉峪关市是甘肃省的十二个地级市之一。 嘉峪关市历史上无郡县设置,是1958年伴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1965年设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嘉峪关市下辖峪泉、文殊、新城三个镇。2012年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撤销街道办事处,设立30个社区,全市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60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

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均气温在6.7℃―7.7℃之间,年日照3000.2小时。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矿产资源

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石灰石、芒硝、造型粘土、重晶石等为优势矿产。 镜铁山矿铁矿石总储量为4.83亿吨,是国内最大的`坑采冶金矿山; 西沟石灰石矿储量为2.06亿吨,为露天开采,年产量80万吨;大草滩造型粘土总储量为9800万吨。 邻近地区还有储量可观的芒销矿及可供开采的铬、锰、莹石、冰川石等矿藏。

水资源

讨赖河横穿嘉峪关市境内,年均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净储量7.32亿立方米,年补给量1.64亿立方米,常年允许开采量为1.11亿立方米,实际年开采量仅为0.46亿立方米,还有库容6400万立方米的大草滩水库作为工业用水的调节。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4.6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尚富余25.2万立方米/日。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投入使用。随着城市污水回用和节水措施的推广利用,完全可以满足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用水。

人口

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3.38%,比重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5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62%。按年龄分,0-14岁人口3.54万人,占总人口的15.13%;15-64岁人口18.05万人,占总人口的77.03%;65岁及以上人口1.84万人,占总人口的7.84%。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22‰,人口死亡率为3.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9‰。 嘉峪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该市常住人口为231853人。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59566人相比,十年间常住人口增加了72287人,增长了45.30%,年平均增长3.81%,较“五普”的3.67高出0.14个百分点。同时,这一速度远高于全国0.57%的平均水平,在全省常住人口呈现略微下降的情况下,嘉峪关市表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嘉峪关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80320户,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的51883户,增长了54.81%,已经超过常住人口增长速度近10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2.58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的2.88人减少0.30人,而且远低于全省3.49人和全国3.1人的家庭规模。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4160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73%,较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7.89%下降了3.1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8.16%和全国16.60%的平均水平。5-64岁人口的比重为77.61%,基本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持平,但是比全省高出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753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66%,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4.02个百分点,老龄人口的比重翻了一倍多。 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980人,占人口比重为14.66%,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比重提高了8.29个百分点。换算一下,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6366人上升为14656人,接近全省平均水平7520人的两倍,远高于全国8930人的平均水平。文盲人口为2780人,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2000人,文盲率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00%降为1.20%,下降了1.80个百分点,远低于全省8.69%和全国4.08%的平均水平。 嘉峪关常住人口中,男女性别比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6.95下降为114.59,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远高于全省104.42和全国105.20的平均水平。 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7.82%,各少数民族占2.1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嘉峪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