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依样画葫芦”的意思,出处,故事

本文分享依样画葫芦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依样画葫芦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引陶谷诗:“官职须由生处有, 才能不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 年年依样画葫芦。”

【依样画葫芦故事】:

五代时有个人叫陶谷, 自幼喜好学习, 终日博览群书, 因而学识渊博。他在十几岁时, 文章就写得十分漂亮了。宋太祖时, 他做了翰林院的学士。陶谷见宋太祖不重视办理文墨的臣子,就在太祖面前标谚自己的工作如何艰苦和卖力。太祖听后笑笑说:“常听人说,翰林写文章、诏告,都依前人的旧本,略加修改而成,这就是俗话说的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这有什么特别卖力的地方呢?”陶谷对此十分不满,有一天他在翰林院的墙上题了上面的诗,来发泄牢骚。

依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一意模仿,没有创新。

【古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林婉如道:‘侄女立意原想读书,无奈父亲最怕教书烦心,只买一本字帖,教俺学字。侄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葫芦,细细临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成语“依样画葫芦”的意思,出处,故事

赞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