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故事:从小处做起的王永庆

王永庆名人档案

王永庆,著名企业家,1917年1月出生于台湾台北市。1954年筹资创办台湾省第一家塑胶公司,1957年建成投产。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他的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在台湾的富豪中他雄居首席,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强”的企业王。

名家名言

天下的事情,没有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让你能获得的,凡事一定要经过苦心追求,才能真正明了其中的奥妙而有所收获。追求舒适与快乐的代价,就是刻苦耐劳。

名人故事:从小处做起的王永庆

王永庆的父亲是一位茶农,收入微薄。在王永庆9岁的时候,父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王永庆就和母亲一起承担家庭重任。

王永庆15岁时,小学毕业了,便开始在茶园做杂工。接着又在嘉义县的一家米店当起了学徒。但只做了一年,他就决定开自己的米店。

老板好当,好老板却不好当。此时,嘉义县虽然不大,却已经有大小近30家米店了,米行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当时的王永庆不过是个只有200元本钱的小老板,要钱钱不多,要关系没有多少人脉,要在竞争激烈的米行立住脚,可以说丝毫不占优势。

他只能在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租一间特别小的店面。这样小又没有名声的米店,谁会主动光顾呢?所以在刚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清、门可罗雀。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房租都有可能成为很大的问题。

别看王永庆才16岁,他却能冷静地分析自己家米店没生意的原因。首先他注意到隔壁的日本米店,那是个老字号米店,顾客因为习惯的原因喜欢去那里。进而,他考察了城里其他米店的情况,基本上把每家米店的经营特色都琢磨了一遍。这时,他才切实地发现自己对手的实力真是不可小瞧。然而王永庆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年轻气盛的他开始了自己独特的上门推销服务,他亲自背着米挨家挨户地去推销,这样一天下来,不仅把自己累得半死,买米的人也不多,这是怎么回事呢?连着几天晚上王永庆都睡不着,是啊,谁会轻易相信一个小商贩的上门推销呢?那么该怎样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呢?

王永庆翻来覆去地回忆自己推销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和对方的反应,最后王永庆决定还是从自己的米上来做文章。原来当时在台湾,因为大多数的稻田还是靠农民的双手来收割,加工的技术也很落后,所以米里往往会存留很多小石子儿或土块等杂物。这样,人们在做饭的时候,都必须把米淘好几次,所以他总是会听见主妇们抱怨买的米不干净,淘起来太费事。想到这个细节,王永庆立刻来了精神。

大早上,他就和两个弟弟开始忙活了,他们细心地把米里多余的秕糠还有小石子儿等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卖。

王永庆这样做的时候,有人问他:“你这样做,米的分量就会比你进货的时候少了,这样你不是要少挣很多钱吗?”

王永庆笑着说:“有时候钱不是这样计算的,只有我的米的质量比别人的好,大家才会买我的米,如果我的米卖不出去,利润再大也没有用,做生意得实实在在,挣的钱才稳当。”这话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王永庆的米质量好的消息就被大家传了个遍,再加上价钱并没有因为米的质量好而提升,所以大家都乐意来他这里买米了,米店的生意就这样渐渐红火了起来。

王永庆实在是个有心人。他一边卖米,一边和顾客聊天,不久,他就把经常来买米的顾客的习惯和家中情况了解了个大概。于是,针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顾客,他就开始了特殊的服务——主动送米上门,这下,大大方便了那些老年人。这些人直夸这个小伙子懂事,体恤顾客,细心,待人热诚。于是,老人们往往又会给王永庆提出一些新的建议,比如说,希望王永庆能够提供更多的有特色的服务。

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现象,王永庆送米,不仅把米送到顾客家,还会主动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看到主人家的米缸里还有陈米,他一定会将陈米倒出来,仔细地把米缸擦干净,然后再把新米倒进去,最后才将陈米放到新米的上面,主人家看到这种情形,不由得心生感动,因为这样周到的服务,王永庆却没有另外多收任何费用。

细心的王永庆还会把顾客的米缸容量悄悄记在心里,在闲话家常中问清顾客家里平常有多少人吃饭,具体到有几个大人、几个小孩,甚至是顾客家中每个人的饭量如何,他都会了解得一清二楚,然后细心地推算出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仔细地记在自己随身带的本子上。估计时候到了,不用等顾客上门买米,他就会主动将米按需要送到顾客家里去。

这样,王永庆的米店由最初的每天卖不到12斗,到后来每天卖100多斗。而且生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后,王永庆又开始筹办了碾米厂,进而又经营起了木材生意。谁料想,这个只上过小学的老板有着世界性的眼光,最终成了世上最有名的商人之一。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名人故事:还不回伞的李嘉诚 李嘉诚名人档案 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95-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名家名言 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 2.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 名人故事:还不回伞的李嘉诚 一…中国名人故事:捡砖添瓦的俞敏洪 俞敏洪名人档案 俞敏洪,著名企业家。江苏江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新东方学校创始人。1993年在北京创立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是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名家名言 光有奋斗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要先分析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此刻处于什么位置,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你给自己定了目标,你还要知道怎么样去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个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树立具体目标和脚踏实地地去做…中国名人故事:勇挑重任的孔子 孔子名人档案 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收徒讲学,相传弟子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开办私学。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语录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 名家名言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中国名人故事:勤学的诸葛亮 诸葛亮名人档案 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谋献策,诸葛亮遂提出联孙抗曹、重兴汉室的建议,即“隆中对”。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他任职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重视水利,改善了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还曾先后多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名家名言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名人故事:勤学的诸葛亮 在跟从水镜先生司马徽学习知识期间,诸葛亮因为非…中国名人故事:助人为乐的苏轼 苏轼名人档案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才情奔放,在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方面均有独到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风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名家名言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名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名人故事:从小处做起的王永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