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出处,故事

本文分享唇亡齿寒出自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唇亡齿寒出自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 虞必从之。晋不可启, 寇不可翫, 一之谓甚, 其可再乎! 谚所谓“辅车相依, 唇亡齿寒”者, 其虞、虢之谓也。’”

【唇亡齿寒出自故事】: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两年之后, 荀息又一次向虞国借路再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又一次劝虞君不要借路给晋国。他说:“虢国是虞国的依靠啊,虢国一亡,虞国必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话不可以相信, 和强人不能在一起玩耍。借一次已经多了, 怎么还可以借第二次呢! 虞和虢的关系就象车子和车旁的夹板一样紧密, 就象嘴唇一坏牙齿也保不住一样的利害关系,要是再借路,虢国早上灭亡, 虞国不要到晚上也就会灭亡的。”

嘴唇没有了, 牙齿就会受到寒冷的侵袭。比喻关系密切, 利害共同, 这一方受到打击, 那一方也必然不能安宁。

《晋书·陶侃传》:“实恐理失于内, 事败于外, 毫厘之差, 将致千里, 使荆蛮乖离, 西嵎不守, 唇亡齿寒, 侵逼无限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探春冷笑道: ‘俗语说的, “物伤其类, 唇亡齿寒”, 我自然有些心惊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四年级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出处,故事

赞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