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越俎代庖”的意思,出处,故事

本文分享越俎代庖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越俎代庖出处】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越俎代庖故事】:

传说上古有个贤能的隐士叫许由。尧帝准备把帝位让给他,便对他说:“明月已经出来了,如果仍然有人燃火照明而不熄灭,想和日月之光相媲美,这不是很难的事吗?雨已经降下来了,如果仍然用人力灌溉,岂不是白费力气了吗?而我自己德薄能鲜, 难胜治理天下的重任, 愿意把帝位推让给你。”许由认为用不着他代替, 所以坚决推辞说:“鹪鹩这种小鸟筑巢, 只需要一根树枝就够了, 鼹鼠到河边饮水,不过喝满一肚子而已。象我这样的人要天下干什么呢?”接着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厨师当然不去做管理厨房的事情,但是掌管祭祀的,决不会超越他管祭祀用具的范围, 而去代替厨师的工作。”许由用这个比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尧帝也就不好强人所难了。

主祭的人跨过自己的职守去代替厨师做饭。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牛羊等祭品的礼器; 庖: 厨师。比喻越权行事或包办代替。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延安在西安有公开的八路军办事处, 办事处当然可以处理关于通讯的事务, 根本就用不着别的机关越俎代庖。”罗国士、刘迪华《黑水魂》:“对此, 我们大可不必越俎代庖, 只要在这些人的思想上打下这样一个烙印就行……。”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照赵的意思, 以为学生关心国事是出于爱国的至诚, 固然可以嘉许; 但不可越俎代庖, 甚至罢课要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常见成语“越俎代庖”的意思,出处,故事

赞 (42)

相关网站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