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级成语“怅然若失”的意思,出处,故事

本文分享怅然若失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怅然若失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殷甚以为有才, 语王恭, 适见新文甚可观, 便于手巾函中出之。王读, 殷笑之不自胜。王看竟, 既不笑, 亦不言好恶, 但以如意帖之而已。殷怅然自失。”

【怅然若失故事】:

晋代的殷仲湛, 自以为很有文才。有一天, 他和王恭会晤, 看到一篇文章写得不错, 便也从手帕中拿出自己写的一篇来,给王恭看。王恭在看的时候, 殷仲湛自以为文章写得好,笑着,心想: 他会赞不绝口的。王恭看完了, 既不笑, 也不说好坏, 不过是用如意这个玉器玩具压着。殷仲湛看到王恭这样的态度, 象是一瓢凉水从头浇到脚底下, 心里很不是味道。

象是失去什么似的烦恼, 不愉快。怅然: 形容失意的样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 “立券已, 主人视其里居、姓氏, 似有所动, 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久之, 问:‘而母无恙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1-6年级成语“怅然若失”的意思,出处,故事

赞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