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成语“听而不闻”的意思,出处,故事

本文分享听而不闻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听而不闻出处】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听而不闻故事】:

有一次,孔子与学生讨论正心修身的问题。有个学生问道:“老师,为什么修身必须先正心呢?”孔子说:“因为身子的主脑是心,如果当用心的时候,有偏于发怒的方面,那心就为怒所累,不能正了;有偏于害怕方面,那心就为害怕所累,不能正了;有偏于快乐方面,那心就为快乐所累,不能正了;有偏于忧愁方面,那心就为忧愁所累,不能正了;心的用既已不正,心的本体哪里会正呢?”接着,孔子进一步阐述了正心与修身的关系。他说:“心既不正,这身子虽在此,那心已向别处去了。所以虽有两眼看着,而颜色怎样,却不见得;两耳虽听着,而声音怎样,却不闻得;口虽吃着,而滋味怎样,却不辨得。色声味三项,是最容易考察的事物,而心不在,尚且不能够辨别; 那最精细的义理, 当然也不能辨别了。所以, 求修身的人, 岂可不先求正心吗?”

耳朵听着但心思不在听。形容不放在心上。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就只再芳姐姐一心只想学课,只怕是听而不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三年级成语“听而不闻”的意思,出处,故事

赞 (18)

相关网站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