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成语“老蚌生珠”的意思,出处,故事

本文分享老蚌生珠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老蚌生珠出处】

汉·孔融《与韦端书》:“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天仲将复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

【老蚌生珠故事】: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韦端的大儿子元将、小儿子仲将慕名登门拜访求教,给孔融的印象是良好的,他在给韦端信中说:“前天你的大儿子来,才学渊博,而且态度风雅,这是建立伟业的人才啊;昨天你的小儿子又来了,品性老实喜人,而且有真才实学,这是保持家庭旺盛的可能力量啊。想不到两个人才,都出在你家里”。

珍珠出在老蚌里。比喻人有贤子,或老年得子。也作“老蚌珠胎”,多指老年妇人得子。

【古例】:《北齐书·陆印传》:“邵又与印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彰曰:‘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唐·白居易《见李苏州示男阿武诗自感成咏》:“遥羡青云里,祥鸾正引。自怜沧海畔,老蚌不生珠。”宋·苏轼《赠山谷子》:“笑君老蚌生明珠,自笑此物吾家无。”明·赵弼《蓬莱先生传》:“已也熊罴入梦,行看老蚌生珠。”清·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即有再生之征一诗为贺兼以识异》:“金环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三年级成语“老蚌生珠”的意思,出处,故事

赞 (17)

相关网站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