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却之不恭”的意思,出处,故事

本文分享却之不恭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却之不恭出处】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何哉?”

【却之不恭故事】:

孟子有个门生叫万章, 一次, 他登门向老师求教关于在交际上如何对待人的问题。孟子说:“对人应该恭敬。”万章说:“俗话说:‘一再推却、拒绝别人的礼物, 是不恭敬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说:“高贵的人送东西给你, 如果你先考虑这些东西是否合乎义, 想好了之后才接受, 这是不恭敬的。这用不着拒绝。”万章又问:“今天的诸侯, 他们的财物都是取之于民, 可以说是不义之财, 他们把礼物送给我们, 好不好接受呢?”孟子说:“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 鲁国人争夺猎物, 孔子也争夺猎物。争夺猎物都可以, 接受高贵人的赏赐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万章点了点头, 告辞而去。

拒绝别人的礼物或邀请是不恭敬的。却: 推却、拒绝。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我合你也说不到却之不恭,却是受之有愧了。”《鲁迅书信集·致高良富子》:“如此厚赠, 实深惶悚, 但来从远道, 却之不恭, 因即拜领。”邹韬奋《经历·惨淡经营之后》:“我们觉得却之不恭, 只好让他劳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成语“却之不恭”的意思,出处,故事

赞 (11)